加快玉米收储制度改革
据了解,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实施以来,对于稳定粮食生产、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市场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2012年以来,国内粮食已经转为供过于求,粮价进入下行通道,玉米临时收储政策改革势在必行。
“原来通过参与收储获取补贴的企业,现在必须走向市场,玉米产业链的所有企业都将成为市场直接的参与者和竞争者。”李喜贵表示,玉米价格市场化后,饲料企业和玉米加工企业根据成本定价,采购价格合适的玉米原料,是此次改革的最大受益者。
李喜贵认为,玉米收储制度改革至少要实现四个“有利于”的目标:一是有利于发挥市场的作用,引导生产者按照市场需求调整优化供给结构,实现长远发展;二是有利于发挥主产区的资源优势,降低加工企业生产成本,扩大玉米下游加工产品消费;三是有利于减少玉米的替代进口,促进国内粮食供应总量的平衡;四是对生产者实行相对固定的补贴,有利于从长远保护粮农的利益和积极性。
据了解,从2006年到2015年,国内玉米种植面积增长26%,增幅很大,今年种植结构调整遇到很多困难。“2017年玉米种植面积可能因玉米价格回落和种植收益下滑而大幅减少。”李喜贵预计,2018年至2020年国内玉米种植面积可能保持在5.2亿亩左右的水平,2015年最高为5.717亿亩。
“从供求关系和长期价格走势来看,现在玉米价格已经进入下行通道。国内价格如果靠市场形成,下一步波动幅度会加大。”李喜贵认为,价格下跌将分为三轮:第一轮是华北地区价格进入下行通道,而且有加快下行的趋势;第二轮将在11月份左右,黑龙江和辽宁玉米上市,会对价格形成第二轮冲击;市场压力最大的第三轮冲击集中在明年春节前后。
“今年是收储制度改革第一年,市场形势非常复杂。要实现市场定价,价格应该由市场形成,必须逐步引入更多的市场主体进入。”李喜贵表示,现在首要任务是激活市场主体,需要重点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信心问题,要明确库存怎么消化和处置,一定要在合适的时间给市场明确的预期,到底市场的底部在哪里。二是要解决收购主体的资金问题,鼓励民营企业入市,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而且收购贷款不能只靠农发行一家,要有多层次的贷款支持。三是要认真解决玉米加工转化,扶持玉米深加工行业发展。
李喜贵还建议,一是加快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按照价补分离和市场化为导向,深化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理顺市场价格机制有利于调整种植结构、抑制进口和促进消费。二是抓住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车用燃料乙醇市场扩容时机,扩大粮食乙醇产能和使用范围,加快消化稻谷和玉米库存,盘活酒精产能。三是在今年秋粮收购重压下,重点要解决谁来取代政策性收储主体,恢复市场化收购能力,防止断崖式下跌风险和大范围“卖粮难”情况出现。四是采取减少粮食投放、储备轮入、加大信贷支持、补贴加工收购等方式,引导市场价格预期,建立玉米价格下跌“缓冲带”,防止“市场失灵”。
- 上一篇:猪价变幻莫测 养猪场合理出栏是关键!
- 下一篇:新粮上市前政策粮加速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