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中心>各地新闻>华南地区>广东新闻>韶关新闻> 正文

浈江区位于韶关市区东北部是韶关市辖三区之一

  • 2015-09-12 来源:韶关资讯网作者:www.nmubao.com浏览:80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浈江区
浈江区位于韶关市区东北部是韶关市辖三区之一

地理
位置
 
浈江区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跨东经113°36′、北纬24°18′。辖区东、南接曲江区,西临武江区、乳源县,北连仁化县和乐昌市,为韶关市辖区。
气候
 
浈江区
浈江区地处亚热带地区,春季时南下冷空气与北上暖流在华南对峙,区境常出现长时间低温,并伴有连绵阴雨、少日照天气。初夏时,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作用下,西南季风带来充沛的水汽,区境有较丰富的雨量。盛夏初秋,区境常受热带低压和台风环流影响。秋季,东北季风占领地面,高空仍为副热带高压所盘踞,形成晴朗干燥天气,为一年四季最佳气候。冬季受低纬度大气环流影响,又受中、高纬大气环流制约,有强冷空气南下,造成区境普遍降温、大风及阴雨天气;冷锋过后,受冷高压控制,天气一般较为晴朗。区境气候特征为:
冬短夏长,春秋交替快,四季分明。区境春季划分为3~4月,夏季为5~9月,秋季为10~11月,冬季为12月到次年2月。春季冷暖交替频繁,多低温阴雨,平均气温15~20摄氏度,平均降水量约为300~400毫米。夏季酷暑炎热,月平均气温28.1~29.1摄氏度,平均最高气温33.9~34.3摄氏度,高于35摄氏度高温多出现在7月和8月。盛夏因受台风和热带低压及环流影响,午后多发生雷阵雨。秋季晴朗,昼夜温差大。随着冷空气活动逐步加强影响区境,降水量亦较少,遇有秋季台风、冷空气影响,造成低温和阴雨天气,俗称“寒露风”,对晚稻抽穗、扬花、灌浆不利。冬季较为寒冷,每年均有霜冻出现,冷的年份有降雪、雨松现象,平均最低气温5.2~7.1摄氏度。
日照比较丰富。区境地处低纬度,太阳辐射比较大,年太阳辐射总量99~113千卡/平方厘米,光能资源与温度资源季节配合较好,日均气温大于10摄氏度的太阳辐射时间占全年90%,并主要集中在植物生长季节,水分条件也较合适,有利植物正常的光合作用。
灾害性天气较多。区境气候条件比较优越,但也有暴雨、干旱、低温冷冻、冰雹等多种气候灾害。每年2~3月,常有持续多天的低温阴雨天气,年均1.3~1.9次,平均天数约10~14天。一般在10月份出现“寒露风”气候,对晚稻生产极为不利。暴雨天气主要出现在5~6月,降水强度大时河水猛涨,伴有山洪暴发,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干旱季节主要出现在8~10月,9月出现干旱几率最大,称为“秋旱”,一般天数为20~28天,最长有78天。此外,发生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一般出现在2~9月。
 
区划
浈江区辖5个街道、2个办事处、5个镇:车站街道、东河街道、南门街道、和平街道、太平街道、曲仁街道、田螺冲办街道、乐园镇、新韶镇、十里亭镇、犁市镇、花坪镇。区人民政府驻东河街道。
 
经济
工业
 
浈江区境工业起源较早,明朝前,区境已有较发达的手工业,冶铜、陶瓷、炼铁工业具有一定规模。到清代,区境逐步形成小规模的织布、造纸、竹木加工、粮食加工等手工作坊。民国时期,区境农机、化工、食品加工、服装及生活用品加工等手工业开始大量兴起,尤其是抗日战争爆发后,韶关作为战时省会城市,大批沦陷区工业迁入区境。1945年广东省政府撤离韶关后,区境工业急剧衰落。
新中国成立后,区境工业逐步得到恢复。1951年始,韶关市对私营工业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截至1955年,区境先后发展成立五金农具、木器家具、竹器、米面、缝纫、豆腐加工等作坊式工业生产合作社有8家(其中:南区4家、北区2家、东郊2家),约有职工330人;1956年,企业公私合营后,区境有综合性工业企业4家、手工业6家,约有职工280人。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时期,区境掀起“大炼钢铁运动”,曾兴办有多家炼钢厂,到1961年,国家进行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大部分劣质厂被撤销。1966年始,区境迁入或兴办部分工业企业。到1975年10月,区境有街道办工业企业33家,其中浈江区18家、北江区15家。
1975年11月浈江、北江两区建置时,韶关市将区境街道办企业划归区管,行业大多是缝纫、竹木加工、五金铁器、食品加工、陶器、印刷、农机修配等小型作坊式集体企业,生产主要以加工业为主,企业总有职工100余人。1976~1980年,浈江区单车修理组有职工3人,在路边搭棚设2个点进行自行车维修,主要资产是几把扳手、胶钳等工具;北江区冶炼厂初始只有6名职工,利用牛棚做工场,以废旧有色金属、灰渣、废水为原料,从事有色金属回收,主要资产只有几把铁锹和几个木盆。
1981年,区境下放农村的知识青年回城,浈江、北江两区政府及各街道办事处为解决回城知青就业问题,先后兴办缝纫、化工、皮塑、食品加工、农机修配等多家工业企业。到1984年,浈江区有工业企业26家,职工600余人,工业产值395万元;北江区有工业企业32家,职工800余人,工业总产值750万元。
1985~1990年,区属工业开始技术改造,企业规模和产值均稳步上升。1991~2003年,区非公有制企业迅速发展,浈江、北江两区政府逐步调整工业结构,引导和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区工业企业仍有较好发展。截至2003年,浈江区有工业企业225家(含小型个体企业,下同),工业产值26772万元,分别为1985年的7.04倍和41.16倍;北江区有工业企业192家,工业产值56567万元,分别为1985年的4.49倍和43.08倍。2004年6月北江区区属工业划归浈江区后,全区有区属工业企业485家,从业人数11万余人,工业产值112419万元。
农业
 
1984年,浈江区种植蔬菜面积5263亩、产值约358万元,种植水稻面积19100亩、产值约658万元;北江区种植蔬菜面积1940亩、产值约281万元,种植水稻面积4825亩、产值约93万元。
1985年,浈江、北江两区重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逐年减少水稻种植面积,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并把部分水田或旱地改种其他经济作物或挖塘养鱼。截至1995年,浈江区种植蔬菜面积达11590亩,比1984年增长1.2倍,水稻种植减少至8276亩,比1984年减少130个百分点;北江区种植蔬菜面积3000亩,比1984年增长54.64%,水稻播种减至1750亩,比1984年减少175.7个百分点。
1996年,浈江、北江两区农户挖荒山增加菜地,减少水稻播种面积,增加蔬菜种植和其他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积极引进种养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的一条龙生产加工模式,灵活地带动农业结构调整。期间,浈江区提出“1154”工程规划,即实现1万亩水产养殖面积,饲养100万只“三鸟”,建成5000亩高标准蔬菜基地,农村人均年纯收入达4000元以上。区政府在水产和禽畜养殖方面,积极鼓励当地农民投资和外地游资,把种投资有机结合起来;巩固扶持原有“养鸭场”、“豆腐村”、“豆芽村”,扩大专业村生产规模;重点扶持种植户发展蔬菜、粉葛、淮山等经济作物种植,形成连片1500亩“蔬菜村”、“粉葛村”、“淮山村”。北江区以湾头“三雄种苗公司现代农业示范区”为重点,开发蔬菜生产基地320亩,在养殖方面重点抓品种结构调整,大力推广瘦肉型三元杂交猪饲养,优化水产品种养殖结构。
截至2003年,浈江区种植蔬菜面积1.75亩,水稻播种面积5861亩,生猪饲养5.66万头,“三鸟”饲养54.20万只,鱼塘面积9570亩;北江区种植蔬菜面积4300亩,水稻播种面积880亩,生猪饲养2.87万头,“三鸟”饲养71.41万只,鱼塘面积4000亩。
2004年6月新增十里亭、犁市、花坪三镇后,浈江区种植蔬菜面积6.01万亩,水稻播种面积4.45万亩,生猪饲养12.84万头,“三鸟”饲养298.22万只,鱼塘面积1.62万亩。
 
交通
浈江区是韶关的铁路、公路、水路交通枢纽。京广铁路贯境而过,区内有多个铁路货运站;韶关火车站和汽车客运总站均在辖区内,韶关火车站距京珠高速公路入口
 
浈江区所在地图位置及交通线路
仅13公里,从韶关到广州车程约为2小时30分钟;国道106线、323线,广韶公路、韶赣公路组成连接省内外便利的公路交通网络;以火车站广场为起点,乘坐旅游大巴或出租车可直达“珠三角”各大城市和韶关市和县(市、区)的任何一个旅游景点。境内沿浈江、北江建有大型集装箱货运码头,水路航运可直达广州、香港、澳门。区内的金融、证券、保险、医疗、教育等社会机构齐全,海关、商检等管理服务机构都设在浈江区,为投资者在出入境登记、查验、管理等方面提供便捷的服务。
 
旅游
风度长街
 
风度路商业街位于市区解放路和风采路之间,街长约800米,路名“风度路”为纪念唐代名相、曲江(今韶关市)人张九龄而得名。“风度”二字取自唐玄宗“风度得如九龄否?”句。风度北路原有风度楼,后因街道扩建而拆除。2000年,风度路改建商业步行街后,街道经营服饰、五金家电、金银珠宝、美食、土特产品、药材等。其中,包括各种大型、专业购物中心:冬菇街、陆羽茶庄、电器街、摩托车一条街、风度广场电讯设备中心、服装批发中心等。风度南路的冬菇街,经营各种粤北名优土特产品。
古楼风采
 
风采楼位于区境风采路与上后街(旧名学宫街)之交叉口,建筑雄伟独特,被誉为韶关标志性古建筑。风采楼建于明代弘治十年(1497年),韶州知府钱镛为纪念韶关藉北宋名臣余靖而建,屡经重修。风采楼上的“风采楼”三个大字是明代书法家陈白沙(献章)毛笔字的存世珍品。风采楼高22米,正方形,顶为三重飞檐翘角,正中有华饰小圆顶。占地100多平方米。
莲峰览胜
 
景观得名于“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公园位于区境东南“莲花山”,属山岳型自然风景区,公园总占地面积2300公顷,主峰莲花山海拔256米,山脉层层展开“状似莲花”得名。公园始建于民国7年(1918年)。1993年6月被林业部命名国家级森林公园。
公园
 
早期有望韶亭、莲峰樵唱、莲花唱晚、莲花松涛、莲峰远眺、杜鹃春晓、问天群石、万寿禅寺等景点,20世纪90年代后,公园陆续新增山门、瑶族风情园、静之动生态运动乐园、灵芝生态园、森林烧烤场、野生动植物园,以及玉兰香醉、莲池映月、瑶池碧波、栈道怀古等景观。
三江溢彩
 
取自区境古代“三江汇流”奇景,2000年,韶关城建实施“光亮工程”,三江六岸沿堤装饰路灯,形成浈江、武江、北江沿江夜景。
北江丽影
 
位于区境南郊北江路,景观起自北江桥头,沿北江东岸江畔向南迤逦约2.5千米。“长廊”以雕塑小品的形式,分作“文化源流篇”(含马坝人围猎、石峡人耕作场面、韶乐文化、禅宗文化等)、“科技贡献篇”(含宋人水法冶铜、钱币铸造、利玛窦译书、张九龄飞鸽传书等)、“传统美德篇”(含宰相风度、余靖从政六箴、文天祥过韶州等)、“民族风情篇”(含瑶山长鼓舞、芒鼠献贡、客家婚俗、珠玑寻根等)4个主题,散布在北江路西侧紧靠江堤的人行道上。“长廊”横断面最宽处约15米,最窄处5~10米,呈狭长带状分布。2004年底长廊被评入选“韶关新十景”。
 
历史
春秋时期,岭南称百越之地,粤北为百越属地的一部分。是粤北的小部分,位于南岭山间的曲江盆地之内。在战国时期,区境属楚国;秦朝属南海郡(郡治在今广州市);赵佗立南越国后,属南越国。
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越在区境内的莲花山俗称曲红山下(今韶关东站一带)设置曲江县治后,区境随曲江县属桂阳郡(郡治在今湖南省郴州市)。三国吴甘露元年(265年),在桂阳郡南部分设始兴郡,郡治设在莲花山下的曲江县治内,区境随曲江县改属荆州始兴郡。
西晋武帝太康(280~289年)中期,始兴郡移属广州,曲江县治从莲花山迁往安聂邑(今武江西岸)。区境随曲江县改属广州始兴郡;怀帝永嘉元年(307年)分荆州地置湘州(州治在今湖南省长沙市),区境随曲江县改属湘州始兴郡。东晋成帝咸和三年(328年)废湘州,复称荆州始兴郡,郡治迁往东南十里官滩(今浈江区南郊五、六公里),区境随曲江县复归荆州始兴郡。
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九年(452年),区境随曲江县改属广州始兴郡,三十年(453年),复归湘州始兴郡。宋明帝泰豫元年(472年)改始兴郡称广兴郡。南齐(479~502年)复为湘州始兴郡。梁承圣(552~555年)中置东衡州,曲江县再迁西河,区境随曲江县属东衡州始兴郡。梁末陈初,一度废东衡州,始兴郡改属衡州(州治在今英德县)。陈天嘉元年(560年)复置东衡州,并以始兴郡,区境随曲江县仍属始兴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隋师行军总管韦洸率师于当年八九月平定岭南,废安远郡,置大庾县,设广州总管,区境随曲江县改属广州。开皇十年(590年),平陈。废始兴郡,改为东衡州,不久又改为韶州(州、县治所回迁莲花山)。区境随曲江县先属东衡州,后属韶州。开皇十一年,废韶州,区境随曲江县并入广州。隋炀帝大业(605~618年)年间,将州改为郡,郡、县治所仍在莲花山,区境随曲江县改属南海郡。
唐初改郡为州。区境随曲江县改属广州。唐武德初年(618年),曲江县治再迁西河,唐武德四年(621年)置番州,区境随曲江县属番州,不久将番州改称东衡州。唐贞观元年(627年)改东衡州为韶州(州治迁回莲花山),又置岭南道,区境随曲江县属韶州,受岭南道监察。唐天宝元年(742年)改韶州为始兴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始兴郡为韶州。天宝(742~756年)间,道成为地方最高行政区,区境随曲江县属岭南道韶州管辖。五代时期,后梁乾化元年(911年),刘岩发兵破韶州,州县治所迁往中州(今浈江区城内,俗称小岛),从此,州治、县治同设在中州(以后一直都是地、市、县的行政机构的驻地)。五代十国时期,区境随曲江县先属后梁韶州,后属南汉韶州。
北宋初期,区境随曲江县仍属岭南东道韶州(州、县治同在中洲一地)。未久废道改州,区境随曲江县属韶州。至道三年(997年),又于州上置路(半行政半监察性质),区境随曲江县隶属广南东路韶州。
元朝以行省为地方最高行政区,下设道(省派出机构)、路、县三级。至元十五年(1278年)岭南平定后,区境随曲江县属海北广东道韶州路(此间又在韶州路置录事司,以管理城厢居民;一说至元二十三年置,又称新民官司)。至顺元年(1330年)属江西行省广东道韶州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韶州路为韶州府(同年罢新民官司)。洪武二年升广东道为广东行中书省;洪武八年又改称广东承宣布政使司(以下简称“广东布政司”,习惯上称“广东省”),区境随曲江县仍属韶州府。
清初仍称广东布政司,后称广东省,省下设道(省的派出机构)、府、县。区境随曲江县属广东省南韶连道韶州府。
民国元年(1912年),废道、府。区境随曲江县属广东省。民国3年复设道,区境随曲江县改属广东省南韶连道(后改为岭南道)。民国9年复废道,未久设北区善后督办,性质与道同。此后屡设屡废,民国14年设北江行政区,民国15年又废行政区。民国17年设北江善后委员会,民国21年改为北江绥靖区,区境随曲江县均属之。民国25年改设第二行政督察区,性质与善后委员会、行政区、绥靖区同,均为省派出机构,区境随曲江县仍属之。民国29年改称北江行政区,民国30年复称第二行政督察区,区境随曲江县仍属之。民国32年11月,在曲江县城(今浈江区城内,俗称小岛)置韶关市政府,为省直辖市。区境随曲江县属韶关市。民国34年1月,韶关被日军占领,韶关市政府的建制自行解体。民国36年再次调整全省政区,区境随曲江县改属第三专署行政督察区。
新中国诞生后的1949年10月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江西挥师南下进驻曲江县城(今浈江区城内的解放路至中山路),并于10日解放了曲江县全境,当天宣告成立曲江县人民政府。14日,曲江县政府设立城关区(亦称曲江县一区)。区境属曲江县城关区。
1949年11月25日,撤销曲江县城关区组建韶关市人民政府后,区境改属韶关市。后来,鉴于人口少,条件不具备建市,韶关市于1950年5月5日被撤销而组建韶关镇,区境回归曲江县。1951年6月恢复韶关市建置后,区境又从曲江县划出,归属韶关市。直至1984年6月,区境属浈江区和北江区。2004年6月撤销北江区后,其行政区域和原曲江县的犁市和花坪两镇的地域归属浈江区,直至2004年底未变
 
资源
土地资源
 
区境土地资源,按资源利用方式主要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及未利用地三大类。截至2004年6月,浈江区有土地总面积13009公顷,其中农用地约占9782公顷,建设用地约占2341公顷,未利用地约占886公顷;北江区有土地总面积6030公顷,其中农用地约占4450公顷,建设用地占1144公顷,未利用地约占435公顷。
2004年7月增加犁市、花坪镇后,全区共有土地总面积34691公顷,其中农用地约占27126公顷,建设用地约占4935公顷,未利用地约占2630公顷。
水资源
 
浈江区水资源得益于所处的低纬度、毗邻海洋等地理环境,以及承受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孟加拉湾水汽的输入,气候温度湿润,降水丰沛,地表水资源充裕。境内多年平均降水量1537.7毫米,折合降水总量309.29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深978毫米,过境水量27.20亿立方米。境内浈江、武江被纳入水资源划分的四级资源分区,平均浅层地下水资源量6.51亿立方米,长期外来客水量为占总降水量的8.56%,其中外省年均注入区境客水量约9.31亿立方米,省内其他市注入区境客水量约2.9亿立方米。按水资源配置,境内人均拥有水资源量约683立方米,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约666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376立方米,农业灌溉亩均用水量可达776立方米,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179升/日,农村居民人均用水量148升/日,水资源居广东省前列。
矿产资源
 
区境矿产种类包括:燃料矿产、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冶金辅助原料、化工原料、建筑材料矿产、稀土等非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区境的黄岗、十里亭、腊石坝、良村、莲花山、花坪、犁市、新韶、乐园等地及周边地区,矿产开采以煤炭、砖瓦黏土、建材水泥灰岩、冶金辅助原料矿产熔剂石灰岩、耐火黏土等为主。煤矿开采主要分布在区境的犁市、腊石坝、田螺冲和花坪镇,十里亭、良村等地亦有少量,花坪曲仁和田螺冲等地曾是广东省主要产煤基地之一;冶金辅助原料矿产主要以熔剂石灰岩、耐火黏土开采为主;熔剂石灰岩分布较多,储量大,品质优良,为区内开采利用的主要矿产之一;耐火黏土,已探明储量大约700万吨,是区境耐火材料加工、生产的主要利用矿产资源之一;建筑材料矿产主要包括水泥灰岩、砖瓦黏土等,水泥灰岩为生产水泥的主要原材料,区境多集中在十里亭、新韶等地;黏土主要分布在郊区广大丘陵地带,资源储量丰富,新中国成立前曾有陶瓷、砖瓦业开采,新中国成立后开采面积扩大,20世纪80年代后城区建设加快,砖瓦黏土开采利用较多。
森林资源
 
一、林地概况
区境森林位于韶关市区东、南和北面,是韶关城区绿色屏障,一年四季受季风影响,光能和湿度资源较好,水分适中,土壤主要由红色岩和一般岩风化发育成的红黄壤,在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山林地被草本植物多为芒萁、野古草、石芒、茅草,地被灌木多为岗松、桃金娘。区山地多为中低小丘陵岭地,东高西低,南北走向的山为稔菇山、莲花山、望城岭、黄岗坪、帽峰山等,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花拉寨山、柯树山等。山地海拔高度为50~518.8米,最高山峰为帽岭。
二、树种分布
1993年前,区境森林主要以针叶马尾松为主,各村委会均有马尾松分布,阔叶混交极少。1994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时,区境有马尾林面积5740公顷,其中浈江区3719公顷,北江区204公顷,分别占区林地总面积的80%和81%。1994年,区境人工种植甜竹笋及其他阔叶树种,马尾松林比例逐渐减少。1995年始,区境进行新农村建设时,村庄周围普植阔叶树种。2004年,全区有马尾松林面积4608公顷,比1993年增长减少19.74百分点;阔叶树及其他树种面积1482公顷,比1993年增长2.65倍。
三、森林蓄积
1984年10月,韶关市移交给浈江区土地总面积12391.7公顷,林业用地面积5840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2978.8公顷,疏林地918.8公顷,无林地1942.公顷,森林资源活立木蓄积量有60831立方米;移交给北江区土地总面积5743公顷,林业用地面积2629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1435.4公顷,疏林地411.3公顷,无林地782.3公顷,非林业用地面积3114公顷,森林资源活立木蓄积量为64300立方米。
 
人口
2001年始,区境的房地产业快速发展,逐步吸引外地人口来区参与经济建设,加上户口迁入政策适当宽松,区内人口仍快速增加。截至2003年年末,浈江区有总人口198997人,比2000年减少5643人;北江区总人口162930人,比2000年增多23246人(含流动人口)。2004年6月,北江区和曲江县犁市、花坪镇人口划归浈江区。截至2004年年末,浈江区有总人口362520人(未含流动人口),其中:非农业人口295980人,农业人口66540人
 
文化
方言
 
韶关市区、乐昌市区和仁化县城则普遍使用粤方言(广州话),普通话在市区、县城及工矿区也普遍使用。
新中国成立前,区境以其地处南北交通咽喉,又为南北商贸重镇,由此形成方言杂聚,各处分布的“南腔北调”格局。主要的方言,仍以三大民系流行的汉语方言为主。其中,主要包括粤方言、客方言,以及韶州本城方言等。在境内农村地区,以流行客家方言为主;在境内城区,以流行粤语方言(白话)为主,本城方言次之。
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新移民不断迁入境内,以粤方言、客家方言为主导的区辖境内,逐步融入赣方言、湘方言及闽方言,标准的汉语普通话亦在境内流行。形成城区以粤方言为主,客家方言遍布城乡,兼有韶州本城土语、赣方言、湘方言、闽方言等族群方言分布。
遗址
 
孙中山北伐大本营旧址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后,为打倒军阀割据,谋求全国统一,于1922年和1924年,曾先后两次亲临韶关督师北伐。
孙中山北伐誓师广场旧址
1922年5月6日~6月1日和1924年9月12日~11月4日,孙中山先生两次亲临韶关督师北伐,先后在韶关南教场(今中山公园),举行北伐誓师大会和举行“双十”纪念活动,检阅北伐军,接见苏联“窝罗夫士忌”号巡洋舰的官兵,还参加了在此召开的“韶州各界赞助北伐大会”,并在会上作了题为《北伐原因》的长篇演说。
广东省农民协会北江办事处旧址
位于市区下后街当年的“四邑同乡会”宏仁善堂内(今建国路小学)。原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平房,1925年曲江县农会在这里办公,并在此召开了曲江县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曲江县农民协会在此成立后,办公居左侧两房;1926年1月,广东省农民协会北江办事处在此成立后居右侧一房。同年,中共北江地方委员会亦设在此。1960年12月26日,北江农民协会办事处旧址公布为韶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4年扩建学校,办事处旧址房子被拆除,唯宏仁善堂石匾额尚存。
北江农军学校旧址
位于市区弓箭街都司衙门(今为建国路50~60号,市粮食局所在地),是大革命时期中共北江地方委员会,根据粤北农民运动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开办的。于1926年10月至1927年4月共举办两期,学员200多人。是一所专门培养农运武装军事干部的学校。北江农军学校主任,初期由蔡如平担任,后由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生、北江地委成员朱云卿担任。1927年广州“四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北江农军学校毕业的两期学生,随北江农军北上武汉,继而部分人员参加八一南昌起义,流沙战役失利后,部分人员陆续返回粤北参加当地武装斗争,还有部分人员参加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75年5月7日,北江农军学校旧址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南韶连政治干部讲习所旧址
位于市区风度路60号,原为豫章会馆,今为商业门店。1926年11月至1927年4月,以驻韶湘军第二军教导师师长陈嘉祐的名义,在此举办南韶连政治干部讲习所。讲习所由中共北江地委领导,聘任教导师副官刘小山(中共党员)为校主任,中共北江地委、广东省农会北江办事处、省农会特派员、省妇运会等干部到所讲课。当时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党代表的李富春曾来讲过几次课,支持办学。学员大都是吸收下层进步知识分子参加。至1927年4月讲习所结束,共培训200多名干部学员,充实了北江各县农运政治干部队伍力量。
朱德部驻犁市旧址
1927年12月中旬,朱德率南昌起义军余部辗转来到当时的曲江县犁铺头(今浈江区犁市镇),以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范石生部140团的名义将团部设在犁市街西李达材的当铺内。朱德化名王楷,住在当铺的楼上。该当铺高11米,墙厚0.5米,室宽21.8米,上下两层建筑面积共1075平方米,由青砖砌筑。朱德在此期间,参加了北江地区的革命活动,帮助支持了曲江县清水塘农民运动和仁化县董塘等地的农民武装暴动。该旧址今为浈江区犁市公安派出所办公所在地。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官教导团旧址
位于峰前街韶州师范学校(原为相江书院)。军官教导团驻扎在该校礼堂,这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面积约500平方米。1927年秋,武汉国民政府汪精卫与蒋介石合作反共后,10月初,军官教导团在叶剑英率领下,由武汉南下抵达韶关,后全团南下广州,参加了12月11日的广州起义,成为广州暴动的主要武装力量。
抗敌演剧宣传第七队旧址
位于浈江区东河坝墨江会馆(今为启明小学)。1941~1942年抗日战争期间,由中共地下党领导的第七演剧宣传队(当时全国组织有十个演剧宣传队)在韶关和北江各地演出过《船夫曲》、《黄河颂》、《军民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天国春秋》、《祖国在召唤》等10多个抗日宣传剧目。队长吴狄舟,副队长徐洗尘。该队与第七战区政治大队同驻一地。
中共粤北省委旧址
中共粤北省委旧址,位于五里亭(今牛奶场内),为砖木结构平房院落,面积约200平方米。1940年冬,中共广东省委根据抗日战争形势发展,在始兴沈所红围召开省执委扩大会议,遵照中共中央指示,决定将原中共广东省委划分为粤北省委和粤南省委,粤北省委书记为张文彬,粤南省委书记为梁广。1941年春,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成立,张文彬调为副书记,李大林接任中共粤北省委书记,并迁省委于五里亭牛头冲民房。1942年5月26日,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组织部长郭潜被捕叛变,第二天即带领国民党特务在五里亭省委机关抓捕了省委书记李大林、组织部长饶卫华以及当时在乐昌的八路军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等,制造了反共的“粤北省委事件”。
 
教育
学前教育
 
新中国成立初期,区境幼儿园多为民办,招收3~6周岁儿童入园。至1950年末,城区有幼儿园4所,幼儿276人,教职员工16人。1952年9月,驻区境韶关运输公司在韩家山脚下创办韶关运输公司幼儿园(后更名为韶关汽车修理厂有限公司幼儿园)。该园成立初期仅有保教人员2人,在园幼儿12人。
1958年“大跃进”时期,为解放农村妇女劳动强度,区境各“人民公社”和农村办起临时、季节性幼儿园、托儿所。1961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区境幼儿园逐步发展。1983年后,区境积极贯彻广东省农村幼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开始发展农村学前识字班,所属大队(管理区、村)纷纷设立幼教班,分寄宿、全日、半日或三年、一年、半年及随到随收的季节性临时班。后因经费拮据、师资奇缺、无人管理等原因,多数农村幼儿园自动解散。“八五”期间,根据《韶关市1990~1995年幼儿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浈江、北江两区政府加大幼儿教育设施建设投入,办园条件有较大改善。期间,浈江区教育局于1990年9月创办浈江区机关幼儿园,开园时有专职教师4人(事业单位编制),保育员2名(临时工),在园幼儿30人。至1995年末,浈江区有幼儿园5所,北江区有幼儿园4所。
1996年后,根据国家《社会办学条例》,改变政府包办幼儿教育状况,提倡公办和民办相结合办学形式,大力发展幼儿教育。此后,民办幼儿园在区境内得到迅速发展,多数公办幼儿园改制为民办。至2004年6月,浈江区有幼儿园32所(均为民办),其中学前班64个、幼儿班141个,在校幼儿5390人,幼儿教职工351人;北江区有幼儿园14所(公办1所、民办13所),共有学前班21个,幼儿班24个,在园幼儿达2689人,幼儿教职工117人。
小学教育
 
新中国成立初期,区境小学教育开始恢复,入学人数开始逐步增加,到1950年,区境有小学校21所,学生人数达5352人。到1953年,区境有小学32所,在校学生6474人。1958年,受“大跃进、高指标、高速度”影响,区境上马一批农村试行乡办学校、村办学校、队办学校,由于校舍、师资不足,教学质量下降。1959年,地方政府及时关闭一批小学。1961~1964年,区境先后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以及“两条腿走路”方针,在办好全日制小学的同时,在农村兴办半耕(工)、半读小学。“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受“停课闹革命”影响,小学老师大部分被揪斗或下放劳动。1967~1968年,小学陆续复课。此时,小学学制从6年改为5年,并取消考试、升留级制度。1980年,区境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增办部分学校,并对区重点小学进行师资队伍调整、充实,但整体小学仍良莠不齐,城区小学和农村小学在校舍质量、办学规模、师资素质、在校人数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到1984年9月,浈江、北江两区建置前,浈江区有小学27所(城区8所,农村19所),共有教师343人(学历合格223人,达标率为65%,农村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不足20%,有68名民办教师均为高、初中文化);北江区有小学16所(城区10所,农村6所),共有小学教师350人(学历合格179人,达标率为51.4%,农村小学教师的学历达标率不足20%,有35名民办教师均为高、初中文化)。境内农村小学多数校舍均为低矮潮湿泥砖瓦房。1985年始,浈江、北江两区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区境小学教育有较大改观。至1995年,浈江区有小学教师350人(学历合格343人,合格率达98%,比1984年提高33%),在校学生12351人,比1985年增多5626人;北江区有小学教师370人(学历合格355人,合格率达95.9%,比1984年提高了44.5%),在校学生7952人,比1985年增多824人。
1996年,浈江、北江两区小学教育开始走公办、民办相结合办学方式。截至2004年8月,浈江、北江两区合并前夕,浈江区有小学24所(城区9所,农村15所),小学教师556人(学历合格555人、合格率达99.8%),在校学生13880人,其中有民办小学1所(金沙小学)、驻区小学2所(铁路一小、铁路二小),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学生毕业率、升学率均达100%;北江区有小学14所(城区8所,农村6所),共有小学教师366人(学历合格率达100%),在校学生876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学生毕业率和升学率均为100%。
中学教育
 
1950~1957年,区境私立中学在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后,全部转为公立学校。1958年“大跃进”开始后,区境涌现一批新办乡镇中学,由于办学条件较差,中学教育质量出现“倒退”现象。1960~1962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区境合并、停办一些办学条件不具备的中学。“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区境中学“停课闹革命”,中学教育处于瘫痪状态。1968~1969年,区境郊区农村兴起大队办初中、公社办高中,中学教育出现快速扩散,部分大队采用简陋杂房做校舍,并请“工农兵”上讲台,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学质量较差。期间,学校减少部分专业课程,增设劳动课,并实行工人、农民进驻学校,称工宣队和贫下中农管理学校(教学无课本),多数学生受“读书无用论”毒害无心学习。1972年后,中学教育逐步恢复正常,但部分有教学经验的老师仍未完全恢复名誉。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并逐步恢复原有课程设置,区境中学实行三、二学制(初中3年、高中2年),高中文理分科。1979年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区境中学教育进行调整,到1980年,驻区的韶关市第一中学率先恢复高中三年制,其他高中也在1982年相继实行三年制。
1984年9月,浈江、北江两区始有区办中学,1985年1月,浈江区创办首家区属中学“浈江中学”,1986年,再创办南郊初级中学,1988年9月,创办新韶初级中学;北江区于1991年9月,创办首家区属中学十里亭初级中学。1998年,国有企业体制改革,驻区的曲仁矿务局五矿中学移交浈江区管辖,更名为“浈江区田螺冲中学”。
1999~2002年,浈江、北江两区分别整合区境学校,优化中学教育,先后撤销十里亭初级中学、南郊(乐园)初级中学和新韶初级中学。至2004年6月,浈江区内有中学8所,其中区属中学3所(浈江中学、田螺冲中学和民办的金沙明星中学),另有驻区中学5所,分别是韶关市第二中学、第八中学、铁路第一中学、铁路第二中学和曲仁矿中学;北江区没有区属中学,只有驻区中学5所,分别是韶关市第一中学、第三中学、第四中学、第七中学、第十中学。
  • 我要收藏~
  • 参与评论~

本站新闻资讯信息来源为网友投稿、本站原创、转载其他媒体,如果转载本站原创内容而不填写内容原始出处的网络媒体和新闻媒体,我们将对您的侵权行为保留起诉权,产生的任何法律纠纷和法律责任后果请自负,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也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

针对于网友投稿和转载其他媒体的新闻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我们也会标注新闻内容原始出处,农牧宝网(www.nmubao.com)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资讯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同意文中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

网友评论

0条 [查看全部]  
市场热点
若与客服交谈,请点击这里
400-837-0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