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中心>各地新闻>华北地区>内蒙古新闻> 正文

内蒙古: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 扎实做好农村牧区工作

  • 2016-01-26 来源:内蒙古日报作者:杨利伟 戴宏 郭俊楼浏览:102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盛会承载重托。新常态下,“十三五”开局之年的全区两会,承载着更多的关注与期盼。

  唯一不变的是,“三农三牧”问题依然是今年两会代表委员最关注的焦点。

  数字、指标——政府工作报告见证着,“十二五”内蒙古农牧业经济继续保持了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

  这是一张可圈可点的“成绩单”:农牧业提质增效,粮食产量由431.6亿斤增加到565.4亿斤,牲畜存栏由1.08亿头只增加到1.36亿头只,牛奶、羊肉产量居全国首位,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由51%提高到58%。

  这是一张农牧民增收的“曲线图”: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698元、5781元增加到30594元和10776元,年均增长11.1%和13.3%,高于经济增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3.1∶1缩小到2.8∶1。

  政策、举措——政府工作报告描绘着,“十三五”内蒙古农牧业充满希望、振奋人心的宏伟蓝图激情呈现。

  这是一份求真务实的“计划书”:全面实行粮食安全盟市长责任制,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基础上,加快转变玉米“一粮独大”的种植结构,积极推进“粮改饲”,引导农牧民种植整株青贮玉米和优质苜蓿,扩大绿色有机高端产品种植。

  这是一幅心系民生的“新愿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政策支持力度,扎实推进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确保全面完成所有行政嘎查村全覆盖任务。

  一个个沉甸甸的数字,让代表委员们倍感欣慰、振奋不已。

  一项项扎扎实实的部署,让代表委员们放眼未来,信心满怀。

  务实的报告,崭新的蓝图,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内蒙古农牧业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提质。今日本报推出专刊,与读者共同关注内蒙古“三农三牧”工作,与代表委员们一起,用新常态的视角谋划内蒙古农牧业的发展前景。

   【成就】

   “十二五”期间,我区农牧业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

  ◎农牧业提质增效,粮食产量由431.6亿斤增加到565.4亿斤,牲畜存栏由1.08亿头只增加到1.36亿头只,牛奶、羊肉产量居全国首位,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由51%提高到58%。

  ◎城乡区域统筹迈出重大步伐。累计投资886亿元实施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全区84.4%的行政嘎查村实现全覆盖,农村牧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有力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地区经济发展和农牧民增收,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赢得了各族群众的赞誉。

  ◎争取国家出台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将10.1亿亩可利用草原全部纳入保护范围,投入草原生态补奖资金300亿元,惠及146万户、534万农牧民。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698元、5781元增加到30594元和10776元,年均增长11.1%和13.3%,高于经济增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3.1∶1缩小到2.8∶1。

  ◎大力实施扶贫开发、百姓安居和创业就业工程,192万农牧民摆脱了贫困,为220万户城乡困难家庭改善了居住条件,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34万人。

  2015年,我区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农村牧区改革

  ◎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新增粮食产量14.8亿斤、牲畜存栏670万头只,粮食总产、牲畜存栏均创历史新高。

  ◎主要农作物优势区域集中度达到85%,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及有机食品认证产地面积2350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19万亩。

  ◎各类家庭农牧场发展到4.3万户,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突破7万家。

  ◎全区81%的规模以上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农牧民人均从产业化中收入4829元。

  ◎完成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和草原确权承包工作,耕地流转面积3187万亩,草牧场流转面积7200万亩,居草原牧区省份前列。

  ——摘自巴特尔主席在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目标

  1.深入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

  ◎保质保量完成“十个全覆盖”建设任务,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进度,强化考核问责,确保到明年底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

  ◎健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加大公共资源的配置力度,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和资本投向农村牧区,创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运行管护机制,推动形成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发展新机制。

  ◎加强和创新农村牧区社会管理,抓好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基层管理服务体系,健全留守人员关爱体系,确保农牧民安居乐业、农村牧区社会安定有序。

  2.积极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

  ◎优化农牧业结构。全面实行粮食安全盟市长责任制,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基础上,加快转变玉米“一粮独大”的种植结构,积极推进“粮改饲”,引导农牧民种植整株青贮玉米和优质苜蓿,扩大绿色有机高端产品种植。

  ◎坚持“稳羊增牛”发展方向,制定实施千万头肉牛发展规划,稳定奶牛养殖头数,提高单产、淘汰散养,力争规模化养殖水平达到85%以上。

  ◎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程,加快西北节水增效项目建设,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建设高标准农田400万亩,新增节水灌溉350万亩,设施蔬菜达到250万亩以上。

  ◎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牧业与工业、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大对领军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快行业整合重组。实施农畜产品品牌建设和输出工程,完善质量追溯体系,加快建设电商销售平台。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服务农牧业综合能力。

   3.深化农村牧区改革

  ◎完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提升紧密型利益联结率,提高农牧民在产业化经营中的话语权和收益分配率。

  ◎总结试点经验,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开展5000万亩以上土地确权。推进土地草牧场经营权有序流转,积极培育家庭农牧场、专业大户、农牧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加强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培养新型职业农牧民。

  ◎以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为主线,推进农垦改革。

  ◎按照政事分开、社企分开方向,深化供销社改革。

  ◎实施县域金融工程,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和县域融资担保机构。

  4.扎实推进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增加各级财政资金和地方政府债券投入,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动员企业、社会投入和农牧民投工投劳。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部门与盟市的协调配合,允许地方整合资金和项目。加大工程管护力度,探索各方安排管护资金或政府给予奖补等方式,发动群众参与工程管护。

  ◎加大组织领导力度,进一步做好万名干部下乡驻村工作,加强督促指导,坚持典型示范,严格考核奖惩,确保全面完成所有行政嘎查村全覆盖任务。

   5.打好脱贫攻坚战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21万人稳定脱贫、10个左右自治区级贫困旗县脱贫摘帽。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脱贫一批,年内完成5万人搬迁任务。

  ◎通过产业扶持脱贫一批,帮助4万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使每户都有增收项目。加大金融扶贫力度,让有发展意愿和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每户都能得到3万元以上的扶贫贷款,全年新增扶贫贷款150亿元以上。

  ◎通过教育、医疗扶助一批,对不在低保范围的贫困户子女接受职业教育给予资助,提高贫困人口大病保险报销比例;通过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将4.1万贫困人口纳入低保范围。

  ——分别摘自王君书记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巴特尔主席在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打算】

  “十三五”开局之年的全区两会,意义更加重大。“三农三牧”这一不变的主题,内涵更加丰富。代表委员们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就下一步如何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如何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如何加强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建言献策。今天,让我们走进两会现场,聆听他们的声音。

  恩和特布沁代表:

  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是积极谋划“十三五”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作为包头市唯一的边境少数民族地区,达茂旗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立足独特的区位优势,扎实推进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

  经过多年的发展积淀,达茂旗已经完成了向更高层次和水平跨越的产业积累,这也为“十个全覆盖”工程打下了比较可靠的基础。接下来我们将完成百灵庙镇三大出口和棚户区改造,完善城市功能,实现城市形态由高集聚、单中心向低集聚、多中心均衡发展,打造“魅力名镇”。同步推进集镇提档升级工程,完善建制镇功能,全面完成“十个全覆盖”工程,引导农牧民向新村聚集。实施一级公路改造、包满铁路三期、输电外送通道、“引水入达”等重大项目,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要坚持“质量第一”原则,全方位加强工程质量监管。同时在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同时,要及时跟进产业配套设施建设,及时跟进新村的后续管理,彻底改变新村面貌。

  余佳荣代表: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稳羊”的发展方向,加大对领军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这对我们来说迎来了极好的发展机遇。

  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很重要。小尾羊公司通过改良肉羊品种,开展技术创新,变集中出栏为天天出栏,比传统养殖的羊早出栏两个月,出肉率高出10多斤。与此同时,研发冷鲜羊肉和小包装分割肉产品等高档产品,在市场低迷的形势下取得了良好业绩。

  政府加大对领军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实施农畜产品品牌建设和输出工程,有利于进一步做大做强养殖业,促进龙头企业发展,带动广大养殖户增收。对于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来说,应把握自治区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的大好机遇,积极调结构、转方式,开展技术创新,打造绿色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

  包立群委员:

  当了农牧业界别的政协委员已经4年,每年我都会带来不少关于农牧业方面的提案。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农畜产品品牌建设和输出工程。内蒙古作为毫无争议的农牧业大区破解输出难题要从4个方面进行突破。

  首先要建立自己的品牌。这个品牌不是一品多牌,不是分散作业,不是乱、杂、弱、小,而是要做大做强、打造内蒙古农牧业的总品牌,打造区域性的王牌。而且在打造品牌的同时,要严把质量关,完善质量追溯体系,以质量创品牌,以品牌拓市场。

  要借助电子商务打通农畜产品网上通道。过去从牧场到餐桌的中间环节太多,致使养殖户获利不多,老百姓也没吃到便宜羊肉。通过电子商务渠道,直接省去中间环节,就是要将养殖最好的羊,卖出最好的价格,直接送到消费者手里,让消费者和养殖户都得到实惠。

  从旗县、乡镇到嘎查村,要打通物流最后一公里。在这方面,科右中旗做了良好的示范。作为全区8个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旗县之一,科右中旗获得国家扶持资金1800万元。而为了让农村牧区的老百姓享受免费的物流,他们和邮政部门合作,用项目资金补贴邮政。同时,在嘎查村覆盖WIFI,用物流和互联网,解决农村牧区买难和卖难的问题。

  要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发展订单农牧业,构建企业和农牧民之间的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内蒙古的农畜产品牢牢掌握生产与市场的主导权和主动权。

  • 我要收藏~
  • 参与评论~

本站新闻资讯信息来源为网友投稿、本站原创、转载其他媒体,如果转载本站原创内容而不填写内容原始出处的网络媒体和新闻媒体,我们将对您的侵权行为保留起诉权,产生的任何法律纠纷和法律责任后果请自负,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也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

针对于网友投稿和转载其他媒体的新闻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我们也会标注新闻内容原始出处,农牧宝网(www.nmubao.com)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资讯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同意文中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

网友评论

0条 [查看全部]  
市场热点
若与客服交谈,请点击这里
400-837-0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