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中心>各地新闻>华北地区>内蒙古新闻>鄂尔多斯新闻> 正文

鄂尔多斯市:精准扶贫以生态农牧业为基石

  • 2016-07-05 来源:北京青年报浏览:80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鄂尔多斯地图,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西北东三面为黄河环绕,南临古长城,毗邻晋陕宁三省区。鄂尔多斯市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18个典型地区之一,也是内蒙古的经济新兴城市,同时还是脱贫致富的示范城市。

在鄂尔多斯的富裕闻名全国之时,鄂尔多斯真的没有穷人吗?鄂尔多斯市扶贫工作负责人告诉笔者,其实并不是,近两年鄂尔多斯市政府仍在扶贫工作上做出了巨大努力。2015年全年共计扶持303个嘎查村,扶持贫困人口27356人,脱贫24216人,其中国家扶贫标准下1132人、自治区标准下6476人、市标准下16608人。

2016年,鄂尔多斯市还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率先实现全区国家标准下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十二五” 扶贫工作成绩显著

“十二五”以来,鄂尔多斯市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鄂尔多斯市扶贫工作负责人分析指出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贫困人口显著减少。通过实施各类扶贫开发工程,全市贫困人口数量由2011年初的13.8万人,减少到2015年底的5.39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3.5%下降到7.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是贫困群众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全市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0年的8756元增长到2014年的13318元,年递增11.1%。贫困农牧民年人均纯收入由2011年初的2305.8元,提高到目前的4394.8元,年人均增13.8%以上,超过了全市农牧民收入的平均增长水平。

三是贫困群众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全市新增设施农业5111.8亩,全市设施农业达到8840.8亩;新增发展节水灌溉78.77万亩,全市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23.62万亩。加大新农业种养新品种推广、引进力度,五年共引进新品种新技术64项。

四是基础设施得到显著加强。农村牧区共计改建公路5753 公里,行政村通油路(水泥路)由35%提高到70%;新建及改造农村电网20125公里,累计通电13323户;共计解决农村牧区饮水安全22.63万人,完成危房改造44200户,新增沼气入户9400户。广播综合覆盖率达到98.78%,自办广播覆盖率达到91.74%,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7.91%,自办电视节目覆盖率达到89.48%。

五是文化教育事业显著发展。农村牧区新增小学5所,达到54所;农村牧区新增幼儿园48所,达到107所;学前三年毛入学率提高8.9个百分点,达到95%;全市行政嘎查村全部建有文化室,60%的嘎查村文化室面积超过200平方米;建成草原书屋718个,基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点927个,实现了农村牧区全覆盖。

六是社会保障显著提高。全市新建标准化卫生室408个,标准化卫生室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 %;新农合参合率由94%提高到98%,提高了4个百分点;农村牧区养老保险覆盖率由86.3%提高到96.4%,提高了11个百分点,养老保险由260元/月提高到335元/月,提高28.8%;低保标准由300元/月提高到现在的414元/月,标准提高了38%,领取低保农牧户达到24113户、42993人。

七是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五年新增综合治理面积5824平方公里,累计完成3万平方公里;完成林业生态建设906.9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11年初的23.13%提高到目前的26.31%,提高3.18个百分点;加大生态脆弱区移民,累计移民搬迁2842户、7548人。

脱贫攻坚的“鄂尔多斯解法”

多年的脱贫攻坚战战绩显赫,谈及经验,上述负责人表示,因地制宜、积极投入的“鄂尔多斯解法”是脱贫攻坚的法宝。

首先是加强领导,全面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在市、旗两级都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强化了扶贫开发领导力量。主要领导坚持扶贫开发重大问题亲自研究、难点事项亲自协调、任务落实亲自过问,不断强化责任意识、担当意识。2012年市政府制定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建立市本级财政投入扶贫长效机制,启动专项扶贫;2013年印发《鄂尔多斯市扶贫开发规划(2013—2017年)》、《鄂尔多斯市扶贫开发实施方案(2013—2017年)》,到2017年基本解决全市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2014年印发《鄂尔多斯市“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实施方案(2014—2017年)》,全面启动金融扶贫工程。

其次,加大投入,积极推进市本级专项扶贫。“十二五”以来全市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1.235亿元。其中投入杭锦旗扶贫开发示范区项目资金8亿元,资金主要用于杭锦旗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专项扶贫资金3.235亿元,主要实施贫困嘎查村扶持项目35个,投入资金3100万元;实施产业化扶贫项目94个,投入资金11200万元;投入少数民族自主创业发展资金2000万元;实施金融扶贫富民工程,投入市财政扶贫资金7080万元;实施贫困嘎查村互助资金项目106个,投入资金2850万元。

并且健全机制,深入开展干部驻村帮扶。为进一步推进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帮扶工作,2013年市委、市政府出台《鄂尔多斯市领导干部联系苏木乡镇包扶贫困嘎查村工作方案》、《关于深化“三到”服务建立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的实施办法》。全市49个地级领导干部联系36个苏木乡镇,市直82个单位包扶216个嘎查村,市直61家企业与36个苏木乡镇结对共建。2014年进一步完善驻村帮扶机制,市委印发《鄂尔多斯市联系服务群众“三到两强”工作制度》,市旗乡三级共组建驻村工作队827个,派驻党员干部2200多人驻村服务,贫困户到户帮扶率达到了100%,市、旗区、苏木乡镇三级联系帮扶工作机制已经形成。

此外,还要拓展思路,不断推进扶贫工作创新。围绕精准扶贫,进一步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稳步推进扶贫体制机制创新。一是改变市本级专项扶贫资金投入方式,重点实施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和互助资金项目。二是彻底下放扶贫项目审批权,通过转变项目资金投入方式,把合作银行的选择权,项目的确定权、实施权完全下放到了旗区和农牧民手中。三是加大项目资金使用透明度,建立科学的财政扶贫资金分配机制。四是建立扶贫专户,市旗两级扶贫部门在银行开设资金专户进行管理,确保资金按时足额到位。五是改进扶贫开发考核机制,进一步细化扶贫考核内容,强化责任落实,引导旗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把工作重点放到扶贫开发上。

扶贫工作依旧任重道远

然而,应对贫困问题依然任重道远。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扶贫开发任务较重。目前,鄂尔多斯市仍有贫困人口5.39万人,且通过多年来的扶贫开发,容易脱贫的人口已基本脱贫,剩下的贫困人口基本上是难啃的“硬骨头”,需要采取更加有力、更加有效的举措,付出更大更艰辛的努力。

二是致贫因素依然复杂多样。致贫因素中,生产资金短缺、劳力短缺、疾病、子女上学成为返贫致贫的主要因素。据统计,鄂尔多斯市现有贫困人口中,因生产资金缺乏致贫占35.7%,因劳力短缺致贫占22.6%,因病致贫占21.7%,因水、土地缺乏致贫占12.3%,因缺技术致贫占7.4%,因子女上学致贫占5.5%。此外,劳动力年龄大、文化程度低、思想观念落后也是致贫返贫的重要原因。现有贫困人口中,50岁以上占32.4%,小学文化程度占41.4 %,文盲半文盲率8.4%。贫困成因复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难度大。

三是部分扶贫到户项目投资标准低。部分扶贫到户项目投资标准低,没有针对贫困户的优惠政策,部分贫困户难以受益脱贫。如“十个全覆盖”工程中的危房改造项目没有针对贫困户的特殊优惠政策,按照2.15万元/户的扶持标准,部分贫困户因自筹资金能力不足无法得到政策的扶持。建议危房改造等到户项目出台针对贫困户的特殊政策,提高扶持标准,确保贫困户能够受益。
    四是金融扶贫富民工程进展缓慢。受合作金融机构贷款手续多、门槛高、基层网点少、人力资源不足等因素影响,金融扶贫富民工程推进较慢。建议进一步扩大合作金融机构选择范围,通过市场化竞争,择优选择合作金融机构,降低贷款准入门槛,简化信贷手续,同时将愿与贫困户联保联贷的农牧户纳入贴息范围,并能在农牧民需要贷款的节点快速投放贷款,确保金融扶贫贷款放得出、用得上、收得回、能见效。
    五是农牧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贫困群众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经营,生产方式单一,经营理念落后,现代化生产水平低,生产成本较高,人力和土地资源浪费严重,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生产经营缺少致富带头人,生产能力分散,规模小层次低,单体抵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

  • 我要收藏~
  • 参与评论~

本站新闻资讯信息来源为网友投稿、本站原创、转载其他媒体,如果转载本站原创内容而不填写内容原始出处的网络媒体和新闻媒体,我们将对您的侵权行为保留起诉权,产生的任何法律纠纷和法律责任后果请自负,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也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

针对于网友投稿和转载其他媒体的新闻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我们也会标注新闻内容原始出处,农牧宝网(www.nmubao.com)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资讯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同意文中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

网友评论

0条 [查看全部]  
市场热点
若与客服交谈,请点击这里
400-837-0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