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中心>农业新闻> 正文

科技创新 驱动呼伦贝尔市现代农牧业发展

  • 2016-07-26 来源:呼伦贝尔日报浏览:61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呼伦贝尔在推进现代农牧业发展进程中,始终围绕“打造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优势区”这一目标,依托科技创新的强大驱动,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走出了一条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的道路,在产出效率、产品安全、节约资源及生态环保方面取得了不斐业绩。

面对当前农牧业的快速发展,我市十分注重产业化发展、信息技术、科技合作及人才培养在科技成果转化和内在发展动力方面的运用,做到与时俱进、驱动创新,助力我市农牧业迅速转型升级。

产业化:

促进农牧业高度商业化

推动农牧业发展,必须由数量增长为主真正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依靠资源和物质投入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要实现这一目标,走产业化发展是必由之路。

呼伦贝尔牛羊肉闻名全国乃至全世界,牛羊食碱草、饮泉水、天然放养,以纯绿色、品质好、肉鲜美、无膻味、营养丰富,在国内享有良好的声誉。2015年我市肉类总产量达28万吨,规模以上肉类加工企业46户,销售收入91.6亿元,增加值26.6亿元。“呼伦贝尔牛肉”系列产品仅在广东的销售额就达3.6亿元,“呼伦贝尔羊肉”已成为北京东来顺餐饮原料来源地和麦当劳、德克士、珠海新奥等著名餐饮企业的供货商。走产业化发展道路要求我们要从过去简单的牛羊肉输出转变为把呼伦贝尔草原肉羊、肉牛全部认证为绿色、有机食品,把“呼伦贝尔羊肉”“呼伦贝尔牛肉”全部做成可追溯食品,做成草原珍品。

像草原鲜味——呼伦贝尔牛羊肉这样的优势产品,呼伦贝尔还有很多,如油中骄子——呼伦贝尔芥花油、黑色瑰宝——呼伦贝尔黑木耳、林海珍珠——呼伦贝尔蓝莓和草原氧吧——呼伦贝尔好空气。产业化发展道路对我市的乳产业、肉产业、粮油产业、马铃薯产业及林下产业是一次大洗牌,是一次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在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上方兴未艾,大有可为。

信息化:

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农牧业信息化是农牧业现代化的重要技术手段,是发展“一优两高”农业的需要,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是以信息化的方式改造传统农牧业,把农牧业发展推进到更高阶段,实现信息时代的农牧业现代化。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必将推动农牧业现代化进程。“虽有智慧,不如乘势。”习近平总书记讲话说明的就是这个道理!我市在推进农牧业现代化进程中,以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为重点,加快“互联网+农业”发展,推进全市农牧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推动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岭东农业大市扎兰屯,将电子商务作为“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切入点,使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以该市入列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市、呼伦贝尔电子商务试点为契机,着重打造“12345”发展格局。该市制定了《扎兰屯市加快电子商务发展暂行意见》《扎兰屯市电子商务发展奖励扶持暂行办法》《扎兰屯市电商扶贫发展黑木耳产业实施方案》《扎兰屯市电子商务发展三年规划》等鼓励电商发展的政策性文件。探索建立绿色食品产业电子商务线下体验馆、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正阳办星光社区“互联网+”便民服务社区试点、赶街运营服务中心、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培训学院扎兰屯培训站。并与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杭州甲骨文有限公司等签订电子商务框架协议书,通过线上直销和线下体验相结合,推动我市电商产业的发展。仅2015年,扎市网店、微店已从年初26家发展到107家,同比增长311%。

扎市通过和知名第三方平台合作,充分展示扎兰屯品牌,借助其庞大的客户资源和流量,快速打开产品网上销售渠道,更好地宣传展示扎兰屯整体形象。截至目前,淘宝特色中国·扎兰屯馆、苏宁易购·扎兰屯特产自营店、苏宁易购中华特色馆·呼伦贝尔特色馆已上线销售产品。京东中国特产·扎兰屯馆、邮政邮乐网“一城一味”·扎兰屯馆也将于近期上线。

科技合作:

推进农牧业协同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挥各地在创新发展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形成国家科技创新合力十分重要。

我市在积极吸引众多科研院所、综合性大学、创新型企业落户呼伦贝尔的同时,十分注重与本土人才的交流互动、科研合作,通过传、帮、带等方式不断提高本土人才层次,激发创新活力,共同发展、协同创新,助力我市农牧业加速发展。

我市现有各级农牧业技术推广机构287个。其中,市本级9个,旗县级90个,乡镇苏木级188个。同时,我市以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为依托,建设了8个平台基地、7个重点实验基地。相继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蒙草抗旱公司、江苏绿港集团等签署合作协议,推进国内高层次研究机构和高技术企业共建试验区、试验基地和工作站。

2015年,农垦集团依托其高层次人才团队,陆续开展了6个综合项目的研究与应用开发,试验面积达9637亩。农作物品种(玉米、大豆、小麦、油菜、马铃薯、高粱、谷子、水飞蓟)等8种(类)的选育,牧草类(羊草、苜蓿、猫尾草、苏丹草、高丹草、沙打旺、胡枝子)等7种类筛选,牛至、松果菊、莳萝、德国甘菊、香紫苏、百里香等芳香植物(6种类)和中草药(15种)、观赏经济植物(20种)共计开展了56种类品种选育试验。新材料试验包括生物及纳米肥料、可降解地膜、生物农药、赤眼蜂等10余项,开展了其它如高光效栽培、混播青贮、微生物菌剂开发、草原改良、生态修复等综合配套措施10余项。“十二五”期间,全市建设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68片,总面积84万亩,辐射带动1200万亩,全市推广普及农牧业实用新技术733余项,实用增产技术推广面积1900万亩,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80.5%。

科技人才:

支撑农牧业持续创新的不竭动力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重视、尊重创新型人才是我市发展现代农牧业的一个基本遵循。市委书记李世镕指出,要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人才、广泛集聚人才、用活用好人才,为呼伦贝尔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作为呼伦贝尔现代化农牧业龙头企业,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始终以人才引进培养为基础,不断提升自主创新创业能力水平。该集团还与中国农科院联合成立了研究生培养基地,与中科院、伊利集团、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签署了联合培养人才协议。2015年,集团刚性引进生态学、食药用菌、农学、畜牧、计算机等短缺专业人才9名,其中教授1名、研究生8名。先后派往中科院、伊利集团、内蒙古农科院多批次50余名技术人员培训交流,邀请国内外相关专家到农垦组织培训技术人员300余名。内蒙古“草原英才”工程“呼伦贝尔农垦集团高技术产业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成就显著,其中4人获“呼伦贝尔英才”称号,柔性引进中科院高级专家2名在农垦集团挂职,聘用澳大利亚、加拿大外籍专家4名,同匈牙利EKS公司5名专家建立了合作关系。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国家“三区”人才、科技特派员、大学生科技服务员、本地人才等实用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发展,为呼伦贝尔农牧业的腾飞插上了梦想的羽翼。

  • 我要收藏~
  • 参与评论~

本站新闻资讯信息来源为网友投稿、本站原创、转载其他媒体,如果转载本站原创内容而不填写内容原始出处的网络媒体和新闻媒体,我们将对您的侵权行为保留起诉权,产生的任何法律纠纷和法律责任后果请自负,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也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

针对于网友投稿和转载其他媒体的新闻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我们也会标注新闻内容原始出处,农牧宝网(www.nmubao.com)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资讯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同意文中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

网友评论

0条 [查看全部]  
市场热点
若与客服交谈,请点击这里
400-837-0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