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中心>惠农政策> 正文

像粮补一样给牛补,用保护价收购鲜奶

  • 2016-08-18 来源:农民日报浏览:97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近年来,上海光明乳业集团不断提高奶牛现代化饲养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图为自动化挤奶转盘。闪向阳摄
 
    陆书鑫邓喜林
 
    “我们生产的脱酸牛肉,最好部位的牛肉每斤能卖到120多元,切割出的碎肉每斤也能卖到40多元。”黑龙江垦区红兴隆管理局畜牧局局长宫海燕说,但目前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即便市场空间很大,可公司达产率却很低,根本原因就是牛源不足,养殖规模还没上来。而掣肘养殖规模的一大根本原因就是缺资金、缺补贴。
 
    成本高企制约“从分散向集中饲养”积极性
 
    “哞、哞、哞……”自6月中旬以来,寂静了三年多已整体搬迁的黑龙江垦区红兴隆管理局八五二农场第五管理区第6作业站的空巢营区内,不时传出阵阵牛叫声。原来,红兴隆为优化现代农业结构,开始大力发展乳肉兼用牛和优质奶牛。
 
    红兴隆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土质和水质优良,环境优越,生产出的牛肉和鲜奶品质上乘,市场销路特别好。可如此好的产品和市场空间,为何养殖存栏量上不来呢?
 
    在友谊农场第十管理区第三作业站肉牛养殖户刘长发家看到,13头肉牛拥挤在不到20平方米的牛圈里。他说:“养牛需要空间大,资金投入相对很高,劳动力使用量也多,一般家庭也就养殖几头。”
 
    其实,红兴隆借助环境优势,在上个世纪90年代便提出了发展家庭牧场的号召,将牛产业作为实现增收基础性产业,但由于受资金、人力和场地等多种元素的困扰,多处于家庭分散粗放型养殖状态,存在养殖成本高、生产模式简单、综合效益低等问题,导致养殖积极性不高。
 
    为做强做大牛产业,农场明确了产业发展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粗放型向集约型、数量型向质量型、家庭型向合作型转变的思路。
 
    市场持续低迷,急需从肉、奶到饲料的补贴政策
 
    八五二农场以筹集社会资金、按入资份额分红的方式,吸纳595名社会人员入社,融资5300万元,成立“犇犇奶牛养殖合作社”,从智利引进纯种高产荷斯坦奶牛1000头。
 
    不过,眼下犇犇奶牛养殖合作社理事长王东光对奶牛业发展存在担忧:
 
    合作社虽然增强了融资能力,但要想实现规模化生产,资金缺口还是很大;鲜奶市场价格不稳,去年每斤为4.2元,现在降到3.9元,养殖效益很难保证;养殖风险大,虽然为每头牛都上了保险,一头牛最高保额1万元,但损失一头成本就是2万多元;合作社实行“零污染”养殖,粪便实行干湿分离,干粪便通过堆肥还田和生产有机肥,尿液通过三级氧化变成无害水进行地表和地下灌溉农田,这些都需要资金,对合作社来说压力非常大。
 
    王东光非常想得到政策支持,保证奶牛健康持续快速发展,譬如像粮补一样给牛补,鲜奶像粮食一样享受保护价,环保项目投资由国家负担或按照比例给予补贴。
 
    在犇犇奶牛养殖合作社了解到,为加快牛业现代化养殖步伐,以“经营委派”的形式聘请“职业团队”进行托管式养殖,实现了按活动量对每头牛进行健康分析和全日混合饲喂。
 
    东北农业大学硕士养殖场技术员刘春东说,随着基地发展壮大,饲料的需求量也会大增,需要有足够土地来种植优质苜蓿和全株青贮玉米,这是制约产业发展的又一个问题。为解决饲料用地问题,农场出台专门政策,划拨了饲料地,但因受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的影响,需要上交土地利费,这就增加了饲料成本,相应带来养殖成本提高,削弱了市场竞争力。“如果国家对饲料生产出台单独优惠政策,养殖有保证不说,市场竞争也同样会增强”。
 
    设立低息贷款助推乳肉兼用牛研发
 
    犇犇奶牛养殖场在多重政策需求中发展,双鸭山农场双新乳肉兼用牛养殖场也面临着“政策饥渴”。
 
    7只刚刚出生的胚胎移植乳肉兼用牛犊在“犊牛岛”中神态各异,十分惹人喜爱。技术员李栋说:“这些小家伙出生可不容易,是我们花了6年时间才改良成功的。乳肉兼用牛改良技术的成功填补了黑龙江省的空白。”
 
    李栋介绍,乳肉兼用牛改良技术的成功是令人欣喜的,但过程是十分艰辛的。由于没有科研经费,农场畜牧科及基层畜牧技术人员13人共同出资46万元,与黑龙江农垦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合作,但由于受资金限制,技术攻关进程相对较长。
 
    李栋最大的愿望就是国家能拨给专门的科研经费,不断进行新技术探索,切实提升科学化养殖模式,发展壮大牛产业,尽快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据悉,因受资金限制,乳肉兼用牛群规模壮大十分困难。在农场的鼓励扶持下,成立“双新奶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的形式进行增资扩股,新吸纳社员187人资金554万元。资金进入以后,合作社建起了乳肉兼用牛大型养殖场,新建了530平方米榨乳厅。
 
    李栋测算,养殖乳肉兼用牛,每头母牛产乳期产奶量可达5吨,能带来收入1万多元,加上牛犊出售所得,每头牛可增收近1.5万元。“如果能设立专门的畜牧业低息贷款的话,我们就会有充足资金做保障,到2020年乳肉兼用成母牛存栏将超1000头。”李栋说。
  • 我要收藏~
  • 参与评论~

本站新闻资讯信息来源为网友投稿、本站原创、转载其他媒体,如果转载本站原创内容而不填写内容原始出处的网络媒体和新闻媒体,我们将对您的侵权行为保留起诉权,产生的任何法律纠纷和法律责任后果请自负,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也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

针对于网友投稿和转载其他媒体的新闻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我们也会标注新闻内容原始出处,农牧宝网(www.nmubao.com)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资讯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同意文中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

网友评论

0条 [查看全部]  
市场热点
若与客服交谈,请点击这里
400-837-0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