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大集团谢毅:农牧业转型升级 全产业链发展是必然
“行业有一句话,不做全产业链是等死,做全产业链是找死。我们属于找死的类型,所以正在想尽一切办法做成功。”正大集团农牧食品企业(中国)资深副董事长谢毅表示,面临市场竞争,正大集团之所以能百年不倒,是因为正大坚持走自己的路。
坚持全产业链发展
“到哪都是红海,哪有蓝海呢?还是要把产品做好,才能立足。”谢毅说,正大集团的总部在泰国,早在10年前已经转型成功,实现了全产业链模式,成为当地最大的食品企业之一。而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泰国,走全产业链之路也是发展的必然。
目前,在国内,基于全产业链模式发展的农牧企业并不在少数,但是由于生产、物流、加工等流程的复杂,很多企业只能深耕单类产品的某个环节,而很少有企业能真正做到贯穿产品的整个生产流程。
“有的企业做粮食的种植、油料的加工、大米的终端销售,这样的模式不在少数,却不能称之为全产业链。”谢毅说,“比如养猪,从种植、饲料、种猪、肥猪、屠宰、加工、深加工、销售等一整套流程布局,这才是我们要做的全产业链。”
2013年5月,正大集团300万只蛋鸡现代化产业项目在北京平谷正式投产,总投资金额达7.2亿元。谢毅介绍,该项目运用了正大集团首创的“政府+企业+银行+农民合作组织”的四位一体模式,通过将政府、企业、银行和农民合作社各自的资源整合,同时,搭建多方融资平台撬动资金流动,通过对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行项目运作,最终实现了多方共赢。
随着大型养殖场的建立,种养结合的模式也在同步摸索中。“比如在养猪场旁种玉米,猪粪经过处理可以流向玉米地作为有机肥,然后种出的玉米作为猪饲料。平谷的300万只蛋鸡场,当地盛产桃子,我们就在附近种了几千亩的桃林,用处理过的鸡粪施肥……这些循环种养结合的模式也都还在试验阶段。”谢毅说,种养模式虽好,但是土地租金太贵,很多只能通过与当地农民沟通才能执行,推广速度缓慢。
从最初的“公司+农户”的经营理念和方式到现在的“四位一体”模式,谢毅坦言:“这种模式发展不可能那么快,需要时间摸索,一个企业最看重的还是品质!品质!品质!我们宁愿速度慢,也要安全可靠。”
打品牌搭电商平台
在中国,做全产业链相比做单个环节要更具风险。既然是饲料到生产再到加工、销售环节的全部包揽,如何保证食品安全,就成为一个更为突出的问题。
“从饲料到食品,我们的产品出口美国,欧洲,日本等很多国家和地区,产品标准符合中国国家标准之外,内部均按照世界标准来生产。”谢毅介绍,正大集团的牧场、养殖场都配有现代化设备,生产流程透明,品质一流。“正大集团的白羽肉鸡每年出口日本达5、6万吨。日本人对进口食品要求特别严格,他们会来实地考察养鸡场,农场,按照什么标准,有什么流程,打什么药,他们都一一过目。”
“毛鸡市场卖7、8块一公斤,我们现代化养殖成本都在9、10块钱一公斤。只有卖深加工,卖品牌产品我们才能活。”谢毅坦言,企业发展很难,正大产品品质一流,但是品牌方面做得还不够。
为了拓宽产品销售渠道,2016年底,正大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在农牧食品、电子商务、物流、商业零售等方面达成战略合作关系。“目前,我们合作村淘,卖饲料、玉米种子,未来也想卖其他产品。“谢毅说,由于饲料在国内分布比较分散,最初的试点设在武汉、绵阳等地,“一开始,量还太小,物流方面也还在试运营阶段,线上卖饲料,比如物流等很多问题都需要和阿里巴巴一起一步步摸索、考虑。”
对于是不是会自建电商平台,谢毅回答得很明确:“我们今天的战略是不做电商平台,我们要做平台上的头牌,比如选饲料就选正大,这是我们关注的。但是,我们也重视电商方面的增长,现在试点刚开始,有的公司电商方面已经可以做到外销量的20%,我们希望将来集团所有产品的线上销量平均都能达到外销量的20%,甚至做到40%、50%……”
“正大集团董事长谢国民先生说过,食品行业永远都是朝阳产业,因为无论贫富,总要吃喝。我们会坚定不移地做食品产业,哪怕面临转型升级,”谈到市场的瞬息万变,谢毅说,所有的变化都是一个常态,任何一家企业都需要面对。“在中国,我们的农牧食品产业起步较早,从饲料、养猪、养鸡再到现在做食品,我们努力把产品做到最优,把诚信做到最好,不欺骗消费者。我们相信即便供应过剩,也还会有人选择我们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