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现代农牧业发展综述
一、基本情况
数载磨砺、终结硕果。如今,乌兰察布市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已呈现出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格局。马铃薯产业蓬勃发展。乌兰察布地处马铃薯产业黄金带,种植面积400万亩,面积和产量在全国地级市中居首位,2009年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马铃薯之都”称号,2011年被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了“乌兰察布马铃薯”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马铃薯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培育发展,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种薯、商品薯和加工专用薯生产基地,在种薯生产、基地建设、加工转化、仓储流通、品牌营销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突破,马铃薯产业已经成为全市农牧业的主导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和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收入来源。目前,农牧民人均来自马铃薯产业的收入达到1500元左右,占到种植业收入的60%以上。
冷凉蔬菜产业稳步推进。乌兰察布强力推进以设施农业为主的冷凉蔬菜产业,冷凉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80多万亩,中旗红胡萝卜、商都西芹、化德大白菜、卓资西兰花、前旗甘蓝、兴和圆葱大葱、凉城甜玉米等特色蔬菜享誉国内外,产品远销京津以及全国20多个省区大中城市,出口俄罗斯、蒙古、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是全国三大冷凉蔬菜生产基地之一。
以燕麦为主的杂粮杂豆产业迅速兴起。乌兰察布市种植燕麦历史悠久,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是全国燕麦主要产区,种植面积100万亩,居全国地级市播种面积之首。早在2008年,我市就成立了燕麦荞麦综合试验站,燕麦荞麦科研攻入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科研范畴。“十三五”期间,乌兰察布把燕麦列入了全市主导产业之一,从育种、规模种植、销售、贮藏、加工等各环节着手,全力打造燕麦产业链,为广大农民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之路。
肉羊奶牛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乌兰察布是畜牧业大市,肉羊产业是畜牧业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市不断推进以杜蒙肉羊为主的肉羊养殖带建设,形成以四子王旗为核心,辐射察右中旗、察右后旗等旗县的绿色肉羊生产基地;以兴和县、察右前旗为主,建成小尾寒羊纯种繁殖和多寒经济杂交肉羊生产基地。年均出栏肉羊1000万只,生产杜蒙杂羔40万只;出栏千只以上肉羊规模养殖场达到200家,规模化养殖比例达30%。奶牛产业是乌兰察布传统养殖产业,是促进农牧民增收的重要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明显的发展优势。
早在2006年,乌兰察布市被中国奶业协会评为全国十大牛奶生产强市。2014年,乌兰察布市出台了《保护和扶持奶牛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奶牛养殖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优惠政策,提升奶牛单产水平,提高养殖效益。近年来,奶牛年均存栏稳定在30万头,百头以上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达到90%。
生猪肉鸡产业发展迅猛。2012年,乌兰察布市出台了《促进生猪肉鸡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生猪肉鸡产业。先后有鹏程、雏鹰、丰镇北京二商以及大北农等一大批生猪养殖重点龙头企业入驻乌兰察布,开花结果。年出栏200口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场达到294家,规模化养殖比例达50%;预计“十三五”末全市生猪出栏达到670万口,较“十二五”末增长460万口。年均出栏肉鸡1000万只;年出栏2000只以上的肉鸡规模养殖场达到211家,规模化养殖比例达75%。
二、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
按照市委政府关于现代农牧业产业发展的总体部署,今后乌兰察布农牧业产业发展着力在马铃薯、冷凉蔬菜、以燕麦为主的杂粮杂豆、生猪肉羊四大主导产业上做文章,努力打造面向首都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一)马铃薯产业。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实施为契机,以打造“马铃薯种薯之都”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以龙头企业为带动。强化马铃薯良种繁育和科研创新,规范种薯质量市场监管,提高优质种薯供种能力和覆盖范围;进一步强化马铃薯基地建设,提高生产能力,优化品种,提升地力,做好节水改造等;培育领军企业和企业集群,提高加工产品附加值;加强流通销售建设,完善市场体系建设,提高市场占有率。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400万亩,每年种薯种植面积稳定在80万亩,“十三五”末,马铃薯鲜薯总产量达到600万吨,种植产值50亿元,加工产值35亿元。努力实现我市马铃薯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全面发展,进一步提升“薯都”形象。
(二)冷凉蔬菜产业。立足区位优势和独具的气候条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布局,打造品牌,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创新营销方式,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品牌认证,实现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优质化、营销专业化、服务一体化,全面推进蔬菜基地生产、企业加工和市场销售的产业化发展,提高蔬菜产业的整体水平,力争把我市建成北方地区重要的绿色蔬菜生产、加工和营销基地。“十三五”末,全市冷凉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蔬菜产量70亿斤。
(三)以燕麦为主的杂粮杂豆。立足我市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以构建现代杂粮产业体系和促进农牧民持续较快增收为主要目标,以提高杂粮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为主攻方向,加强品种改善、生产基地建设、企业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建设强化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建立健全质量安全保障机制,把我市打造成自治区绿色杂粮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核心区。“十三五”末,全市杂粮杂豆种植面积达到200万亩。
(四)生猪肉羊产业。生猪产业要依托雏鹰集团、大北农、北京二商、鹏程等企业,加强生猪种源体系、屠宰加工和饲料生产等建设,鼓励农牧民建设高标准、规范化养殖场,扩大企业订单式生猪饲养规模,把生猪产业打造成畜牧业新的增长点,力争成为自治区生猪优势产区。“十三五”末,全市生猪出栏达到1000万口。肉羊产业发展要主动调整优化养殖结构,加快杜蒙肉羊新品种培育步伐,加强肉羊品种改良,增加单位产量,提高养殖效益。抓住国家推进玉米“粮改饲”机遇,建立肉羊养殖园区,鼓励农牧民建设标准化养殖场及配套设施设备等,扩大舍饲圈养规模。“十三五”末,全市优质肉羊出栏达到1000万只。
三、农牧业产业发展优势
乌兰察布发展优质绿色农畜产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气候优势。乌兰察布天蓝水清、土壤清净、空气清新,气候冷凉,雨热同期,降水集中,光照充足,农作物病虫害和动物疫病较少,土地资源丰富,环境容量大,发展绿色农畜产品条件得天独厚,是理想的绿色农牧业优势产区。二是区位优势。乌兰察布位于蒙晋冀三省交界处,是联结京津冀经济圈和呼包银榆经济圈的节点。东距首都北京300公里,是自治区距北京最近的地区,西邻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100公里,南与山西省大同市相邻,北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达104公里,距二连口岸仅300公里,规划中的善丹呼日勒口岸,是我国通往蒙古、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的重要陆路通道。三是交通优势。境内京包、集二、集张、集通、大准等铁路纵横交错,京藏、京新、二广高速和110、208国道以及呼满省际大通道在市内交汇。京呼高铁正在加紧建设,集大高铁列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支线机场已经通航,是全区交通条件最优越的地区。四是原料优势。现已具备年产粮食100万吨、马铃薯鲜薯450万吨、蔬菜280万吨、鲜奶90万吨、肉类40万吨、饲草料200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全市主要农畜产品综合加工能力400万吨,其中粮油45万吨、马铃薯150万吨、蔬菜100万吨、肉食品35万吨、乳制品40万吨,年梳绒毛2100吨、揉制加工皮革50万张、生产皮毛制品50万件、羊驼毛绒絮片服装2000多万件、加工小皮件5000多万件、生产饲料20万吨。五是市场优势。乌兰察布紧邻首都核心市场和呼包鄂区域大市场,连通蒙俄欧境外市场和中原市场,既有利于当地产品销售,又有利于便捷地利用外部市场的资本资源。六是人力资源优势。全市近70万人口在区内外务工创业,是全区外出人口最多的地区。市内每年就读大学的新生达2万余名,市内高等院校、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等每年培养大批实用型农业技术人才。七是商标品牌优势。绿色无污染是乌兰察布市农畜产品特有的优势,我市以“三品一标”为抓手,大力推进商标品牌建设。全市“三品一标”认证产品254个,认证面积450万亩,占总播面积的45%;农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产品8个;驰名商标4件,著名商标35件。被誉为“草原人参”红胡萝卜、“水漩绿韵”蔬菜、“田也”杂粮、“老马清真”肉食品、雪原乳业、丰镇月饼、“卓资山熏鸡”、“草原民丰”等品牌闻名全国。
四、招商有关政策
1. 对新建的马铃薯种薯良种繁育体系的种薯企业,建设马铃薯温、网室,规模达到300亩以上,给予投资额20%的补贴,补贴资金由自治区现代农业项目解决。
2. 新建万吨以上马铃薯储窖的,每建一处市财政补贴100万元,在此基础上每增加1000吨,增加15万元补贴,补贴资金由市、县两级财政解决。
3. 对新建占地500亩以上蔬菜日光温室、大棚的,所在旗县给予建设成本1/3的补贴,市政府通过农牧业产业基金给予1/3的贷款并贴息。
4. 蔬菜生产加工流通企业建设恒温库的,仓储能力达1万吨以上的,市政府给予20%补贴。
5. 对新建年出栏生猪、肉羊1万头以上,肉牛2000头以上的大规模养殖场,按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0%给予补贴。对新建年出栏生猪30万头、肉羊10万头、肉牛奶牛1万头以上的企业,市政府给予最多50%的产业发展基金贷款。
6. 对投资建设马铃薯、蔬菜加工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000万元遇上的分别给予10%和12%的补贴。由市财政解决。
7. 对投资建设以上农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项目的,市政府筹建农牧业产业发展基金给予贷款,并享受京蒙对口帮扶产业转移在税收、土地、用电等方面的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