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中心>各地新闻>华东地区>安徽新闻>界首新闻> 正文

界首市是国家优质棉基地,安徽省山羊板皮生产基地

  • 2015-04-06 来源:安徽新闻作者:www.nmubao.com浏览:126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界首市是国家优质棉基地,安徽省山羊板皮生产基地

界首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南与临泉县和颍泉区接壤,东与太和县为邻,西北与河南省的沈丘、郸城两县交界。全市辖3个街道、12个镇、3个乡。市政府驻东城街道。地处淮北平原西北部。颍河横贯中部,泉河流经界首市与临泉县之间。地下蕴藏有含碘矿泉水。国家优质棉基地,安徽省山羊板皮生产基地。梆剧为地方戏曲。
 
名人
 
刘福通(1320~1365),颍州(今安徽界首)人,元末红巾军首领。与韩山童等长期利用白莲教在民间进行活动。因以红巾为号,称红巾军。 二十三年,张士诚军围攻安丰,他与韩林儿往滁州依朱元璋。后被朱元璋命部将沉于江中溺死(一说在安丰阵亡)。
臧致平(1869年~1944年),安徽省界首市城关人。幼家贫,成年后以卖水为生。因生活所迫投身清军,先在第一协统张怀芝部任标统,后为冯国璋辖部。
卢山义(1920年2月~2007年10月),界首人,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艺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为安徽省省最年长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
郭汝霖(1920年~2009年9月11日)乳名铁良,安徽省界首人。中华民国总统府参军长、空军总司令、国民党籍。空军机械学校、空军官校第14期、空军指挥参谋学校、三军联大、战争学院将官班毕业。
苑振,中共党员,1988年2月11日出生于安徽界首市田营镇苑庄村;中国原创歌手,擅长:吉他、横笛、洞箫、口琴、书法、作曲、作词。
薄战士民间小调艺术家,安徽阜阳界首市泉阳镇集东行政村人,原名薄文良,早年以演出粗俗民间小调出道,擅男扮女装,在安徽、山东、河南等地农村影响很大。成名后开始关注现实生活,戏剧作品渐趋严肃,真实反映农村生活,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开始独立拍摄乡土戏剧连续剧。
王亮残疾歌手,安徽阜阳界首市人,小时候因医疗事故致肌肉萎缩症。曾获2003年首届《中国少年儿童艺术节歌唱大赛》金奖,特别奖。2004年《中国星全国流行音乐大奖赛》青年组金奖。2005年《安徽残疾人音乐大奖赛》一等奖。著名歌唱家李谷一称赞他是”少年天才歌手”并致词鼓励捐助。
 
经济
 
第一产业
 
自明清至民国时期,界首集内居民多以商兼农为业,刘兴集居民务农者众。土地除庙寺、学田外,多数地亩被地主占有。饶绍周5口之家占有土地218亩,人均占有43.5亩。民国26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皂庙镇兴起,三镇鼎立,商业一时兴旺,来此经商的一些富商大贾乘机于县境争置田亩,高课收租,荷囊肥己。如山西省一陈姓商人和河南省一杨姓商人皆于城郊置田数百亩。据民国37年调查统计:三镇有地主(商农兼业)102户,559人,占三镇总人口数的2.4%,占有土地3383.5亩,人均6.05亩;贫农425户,2186人,有土地1314.4亩,人均0.61亩;雇农52户,261人,有土地52.5亩,人均0.2亩;城镇贫民(工人在内)747户,2782人有土地635.6亩,人均0.21亩。
无地或少地农民为养家糊口,常年赖劳力租课土地或作佣工辛苦劳作,若遇灾年或遭不测,只得典当家产乃至卖儿卖女抵租偿债,落得家破人亡。地主以其占有大量土地高课出租雇工、放高利贷盘剥农民。
民国36年(1947年)秋界首县城解放,民主革命政权建立后,相继开始实施”减租减息”,取消地主一切额外剥削,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相应得到改善。1952年5月界首市进行土地改革(城郊、光武、陶庙、洪庄、砖集5区悉于原属县进行),至7月底完成土地改革任务。全市1529户农户中划定地主123户,没收土地3743.5亩,征收土地702亩,没收牲畜65头,农具139件,没收房屋1997间,粮食计5044公斤。贫雇农477户,2447人,分回土地3541.65亩,人均分有土地1.44亩。政府向土地所有者颁发了土地证书,彻底废除千百年来封建土地占有制,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个体农民所有制。是年农业产值由1950年的1332.64万元提高到1376.39万元。
土地改革结束后,农民有自己的土地,但在农业生产发展中由于资金短缺,耕畜农具等生产资料不足,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有限,尤其是贫下中农中的劳弱户更无法摆脱贫困。为避免贫下中农重新陷入借高利贷或发生典当家产和出卖土地,产生两极分化,中共界首市委市政府根据上级指示,决定在土改基础上,依靠贫下中农,坚持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原则,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1952年底在上年临时互助组14个的基础上组办常年互助组251个,临时互助组321个。土地经营管理自主,共同劳动,牲畜合犋,换工互利。时因无领导经验,已建起的互助组经不住自然灾害考验,到1953年9月,已入组8579户农民减少36.2%,经整顿教育后走上互助合作健康发展之路,是年全县粮食总产8582.85万公斤,人均产粮279公斤,农业产值1446.30万元。
在互助合作稳步发展中,部分常年互助组开始试办以土地入股地权不变统一计划经营为特点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以下称初级社),界首镇大张庄张应三初级社于1953年6月首办成功。以后,界首镇建国初级社、桑树乡郭华昌初级社、申湖乡张国兴初级社、荣庙乡荣占标初级社及砖集区老户李庄初级社、王南湖村初级社等先后办成。1954年县境初级社发展到56个,入社农户1337户,常年互助组570个,临时互助组4731个。至1955年初级社有739个,入社农民62411户,占农业总户数的36.5%,农业产值提高到2104.80万元。随着初级社生产水平提高,农民生活进一步得到改善,纷纷添置了一批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更加高涨。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发表后,县委县人委选桑树乡试办第一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以下称高级社)——新生高级社,农民(称社员)将土地自愿入社,为集体所有,取消原土地股份分红,收益按劳动出勤评工记分,以分值计酬,年终(秋收后)结算。生产资料作价入社(不含小农具),房前屋后零星树木仍属农户所有。1956年春各区试办高级社9个,入社农户5495,土地55686亩。是年夏秋之交县城遇百年罕见涝灾,劳弱户分配食不饱腹,秋后出现少数农户退社现象。冬季农闲时,经广泛宣传党的有关办社方针政策,进行整社运动,巩固了高级社成果。1957年3月县境有高级社34个,入社农户60290户,占总农户的83.3%。在父子相劝、夫妇共商、初级社选派代表争相申请转办高级社的情况下合并28个初级社为10个高级社,同期吸收单干农户410户入社,年底县境有高级社44个,入社农民72775户,占总农户的98.5%。个体农民所有制土地在不足三年时间内完全转变为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1957年实现农业产值1675.08万元。
1958年8月建成了人民公社。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土地在内)公社所有制,出现了”共产风”、”浮夸风”、”瞎指挥”,”高指标”、”高征购”、”放卫星”等做法,社行队效,农业生产遭到破坏,生产水平下降。1958年人均生产粮食只有199.5公斤。比1957年人均生产粮食329.17公斤减少129.67公斤,社员温饱难以正常维持。1960年农业总产值1006.17万元,农业产值899.54万元。1961年春经过整风整社运动,”五风”基本上得到纠正。县境推行”定产到队、包产到田、责任到户”的责任田制,先在前进公社洼张大队试点,以后在全县推行,农业生产有了回升,农业产值达1220.22万元。1962年责任田制受批判后作了改正。1965年农业总产值2396.93万元,农业产值由1963年的682.79万元提高到2158.45万元。
1968年县境普遍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收回或压缩社员自留地(也称菜地),取消或限制家庭副业生产,少数村队家畜家禽基本禁绝。经营方式单一,农业内部结构比例失调,社员生产积极性不能发挥,生产徘徊不前。其间,惟农田水利建设有所进展。如沟河治理清淤排障、修桥涵、建电机灌站、打机井等。1970年农业总产值3663.15万元,农业产值3128.69万元。1975年农业总产值3504.00万元,农业产值2926.42万元。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次年2月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0年全县展开。由于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即生产队将土地及生产资料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按人劳比例将全年总包干任务(农业税、统购粮等)承包到户,责任到人,承包人在国家计划指导下根据市场需求直接安排生产,实现了责权利结合,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生产水平迅速提高,温饱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是年农业总产值5708.37万元,农业产值4272.44万元。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一步得到巩固、完善和发展。1983年人民公社取消,恢复区乡(镇)村建制,农业生产继续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承包人”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余下全是自己的”,使传统农业生产更加符合现有生产条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兴旺景象。至1985年粮食总产量178304吨,农业总产值1364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8元。
1952年市辖区域土地改革时留给界首中学、公安局劳教所、农场等单位全民所有权土地130多亩(,1953年撤市置县,随着行政区划变更,由太和、临泉两县划入全民所有权土地1000余亩,先后兴建农业场站。县北部区有聂马庄农场、葡萄场,中部区有县园艺场、苗圃场,南部区有马铃薯良种繁育场、陶庄湖农场、鱼苗场、畜禽改良站等国营地方场(站)。后随着工农业发展,水利、交通及其它部门先后征购土地权属全民所有,1983年普查结果全县全民所有权土地7357.20亩,其中耕地2688.10亩,林地416.6亩,交通用地272.5亩。
界首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是全国优质小麦、优质棉花、优质山羊、优质黄牛生产基地,截止2009年,界首市已成为安徽省粮、棉、油、肉的主产区。地方特产丰富,“吕长明”牛肉、“宏亮”熏鸡、清真牛肉干等特产享誉省内外,农副产品深加工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截止2012年,全年粮食总产量39.2万吨,增长4.3%。有序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土地流转户数增多、流转面积扩大。实施占地2200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农村沼气工程、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第二产业
 
1947年界首解放以后,以手工作坊为主的私营工业由于受过去战争及自然灾害的影响,生产很不景气,不少企业岌岌可危,一片萧条。市民主政府为保护与发展私营工业,对油坊、酒坊、制烟、造纸、皮革、毛巾、肥皂、木材铺、铁匠铺等私人企业发放低利贷款72.82万元(中卅币),使63家工厂企业得以恢复生产。至1949年底,境内私营工业有了发展,共有烟厂12家,石印馆21家,酒坊53家,织布厂17家。1950年市内规模较大的私营工厂6家,其中最大的鑫鑫铁工厂拥有固定资金1000万元(当时币值下同),流动资金640万元,有元床2部,铣床1部(全系人力),可生产弹花机及各种零配件。
1949年,界首市建白酒厂,为本县第一家国营工业工厂。1958至1961年,国营工业大起大落,曾有公私合营、集体经营、联合经营的工业工厂一次性转入地方国营。1961年工业下马,原来过渡为国营工业的公私合营、集体经营、联合经营工业工厂都从国营工业中退出。
1951年,逐步对私营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私营工业转为公私合营企业。1955年成立手工业联合社时,又进一步将私营、公私合营企业转变为联合经营企业,辖属有20个单位,即民主铁业社、木器社、服装社、竹器社、布鞋社、棉织社、三合社、化工社、毛笔社、印刷社、修配社、石磨社、陶瓷社、麻纺社、车马挽具社、建筑社、刻字社、各区农具社、大黄竹器社。1956年在原来的基础上发展到26个社组,大都是集体性质。”大跃进”时期,这些集体性质的手工业社(组)都一次性过渡上升为地方国营企业。1961年,工业下马,原转为国营企业的手工业社(组)仍属集体性质。
1953至1958年,贯彻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进行”一化三改造”,个体手工业户分别合并为公私合营、联营、集体经营。1965年前,部分乡村个体手工业兴起,如大黄的竹编、魏窑的陶业等。1967年后,手工业又处于奄奄一息状态。
1963年,农业丰收,国营工业较前好转,白酒厂、农机修造厂、印刷厂、电厂4个国营企业年总产值为89.92万元,实现利润16.3万元。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工业生产基本上处于混乱瘫痪状态。1978年,国营工业有所发展。至1984年,共有国营企业18家,总产值为4455万元,实现利润340.6万元。1985年,国营企业18家,从业人员2728人,年总产值3453.2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20.6%,利润336.2万元。
1965年,共有集体企业17家,从业人员376人,年总产值120.07万元。1970年,县内共有集体企业59个单位,职工670人,年总产值370.92万元。1976年有集体企业84个单位,从业人员6118人,年总产值1360.85万元。
1978年,随着市场开放搞活,私营手工业重新复苏。1981年,境内个体手工业登记发照的有20户,从业人员20人,年营业额为1.06万元。农村的手工作坊、烧窑、制陶、编织等也应运而生。
1980年后,集体工业企业发展较快,至1985年共有集体企业45个,职工3812人,总产值8043.6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47.9%,是1976年的10倍,实现利润869.8万元。
1983年8月27日,界首县”个体劳动者协会”成立,其中有手工业代表3人。年底共有个体发照117户,从业人员152人,资金5.26万元,年营业额6.42万元。1985年,个体手工业发展较快,年底共有个体手工业发照339户,从业人员600人,资金30万元,年营业额181万元。
截止2009年,界首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29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工业增加值22.43亿元,增长32.8%。全市已形成20多个行业、2000多个品种的生产体系,国家级、省级品牌产品32个。医药、塑料化工、纺织制鞋、食品酿造、机械制造、有色金属冶炼六大支柱产业优势明显,一批知名产品享誉全国。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0%以上,对财政经济的贡献率达70%左右,形成了“一园四区”——市工业园、再生铅工业区、再生塑料工业区、再生铜铝工业区和再生绳网工业区,呈现勃勃生机,发展潜力巨大,已成为彰显界首循环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集聚地和“界首城市名片”。
第三产业
 
抗日战争期间,界首三镇商业繁荣。市内大小街道77条,商店、行栈、货摊林立。分别从事盐业、粮业、花布业、杂货业、竹木业、山窑业、服务业等,共650家。经营品种有京广杂货、文具、五金、颜料、中西药材、栗炭、焦炭、竹木山窑、棉纱布、烟草、食盐、食糖、大豆、麻油、牛羊、皮张等。1944年,全年贸易额按当时法币计算为88000万元,税收从1939年的万元,到1944年增加到亿元以上。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客商大都携资归里,界首商业迅速萧条。至1947年前夕,市内共有私营商业百余家,主要经营土产品和山货。
新中国建立后,市场商业经营仍以私营为主。1953年,全市共有私营商业1042户,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417.26万元,占全市零售总额的44%。1956年,全县完成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私营商业基本消失。
19世纪60年代初,由于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商品奇缺,供求紧张,私营商业仍未得到发展。直到1963年,农业收成见好,出现少量商户和退出国营商业的小商贩重返于市。”文化大革命”期间,个体商户受到限制,城乡个体商户纷纷闭门歇业。
1979年后,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党和人民政府采取扶植个体工商户的方针,同时实行”广开就业门路,解决城镇就业”的政策,从事商业活动人员增加。至1981年,全县个体商户达1707户,分别从事修理、服务、工艺手工、饮食、小商品零售、运输等行业。年营业额419.8万元。1982年,市场进一步开放、搞活,农村个体商户继而崛起,年底全县共有个体商户1880个,资金103.97万元,年营业额754.3万元。1983年,县召开个体劳动者协会第一次会议,选出代表146人,其中个体商户代表90人,占61.6%。1985年,个体商户遍布境内,共有商户4486个,从业人员6942人,资金454万元,年营业额3794万元。
截止2009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28亿元,增长19.3%
截止2003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亿元,比上年增长16%。实现进出口总额1.8亿美元,增长32.3%;从出口产品类别来看,调味品、渔具、纺织家具是拉动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支撑。
 
历史沿革
 
西周时期,境北部属陈国,南部属沈子国。 
 
  春秋时期,鲁定公四年(前506年),蔡灭沈子国,境南部自沈入蔡;鲁哀公十七年(前478年)楚灭陈,境北部自陈入楚。
  战国时期,境北部由楚入魏,南部属楚。
  秦,始行郡县二级制,境北部属新阳县,南部属寝县,统辖于颍川郡。后分立陈郡改属之。
  西汉,汉高帝六年(前201年)改新阳县为侯国,境北部属之,后复为县;汉宣帝地节四年(前66年)境中部置阳城侯国,旋废;南部仍属寝县(一作县)。同辖于汝南郡。
  王莽篡汉,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改汝南郡为汝土贲郡,改阳城为新安,改新阳为新明,改寝为闰治。
  东汉,始行州郡县三级制,境北部属新阳侯国;南部属固始侯国,后国废为县;中部属汝阴县。同辖于豫州汝南郡。
  三国魏,境北部属新阳县,南部属固始县,同辖于豫州汝南郡。
  西晋,新阳县废。境北部属宋县,南部属固始县,同辖于豫州汝阴郡。惠帝分汝阴郡置新蔡郡,固始县改属之。
  东晋,境北部属汝阴郡宋县,南部属新蔡郡固始县,同辖于豫州。
  南朝宋、北魏,境北部属汝阴郡宋县,南部属新蔡郡固始县,同辖于豫州。
  东魏,境北部属北扬州汝阴郡宋县,南部属豫州新蔡郡固始县。
  北齐、北周,北部属颍州陈留郡陈留县,南部属豫州广宁郡褒信县。
  隋,开皇三年(583年)罢郡为州,境北部属颍州陈留县(后更名颍阳县),南部属沈州鱼同阳县。大业三年(607年)罢州为郡,北部属汝阴郡颍阳县,南部属淮阳郡鱼同阳县。
  唐,贞观元年(627年),废颍阳,并入汝阴。武德初罢郡为州,天宝元年(1742年)罢州为郡,乾元元年(758年)罢郡为州。境北部属汝阴县,南部属沈丘县,同隶属于颍州(汝阴郡)。
  五代,先后为梁、唐、晋、汉、周领地,县境分属颍州汝阴县、沈丘县。
  宋,开宝六年(973年)分汝阴北5乡置万寿县。境北部属万寿县(后改泰和县),南部属沈丘县,同辖于京西北路颍州(后改顺昌府)。始置界沟镇于现城区东北部,属万寿县。
  金,境分属泰和县、沈丘县,同隶属于南京路颍州。
  元,境分属泰和(后改太和)、沈丘县,同隶于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颍州。至元三十年(1293年)改属汝宁府。
  明,境北部属颍州太和县,南部属颍州,同隶属于南京凤阳府。城区西北部属河南布政使开封府陈州沈丘县。
  清,雍正二年(1724年)境北部改属亳州太和县,十三年改颍州为颍州府,境北部改属安徽省颍州府太和县,境南部改属阜阳县,城区西北部属河南省陈州府沈丘县。
  民国初,县境大部属安徽省淮泗道阜阳县、太和县。民国21年(1932年)设阜阳专员公署,太和县、阜阳县皆属之。民国24年析阜阳县西部置临泉县,境南部遂划入临泉县。
人民广场
人民广场
民国28年城区西北部发展为皂庙镇,属河南省沈丘县,与界首镇、刘兴镇鼎立为界首三镇。民国36年10月,界首、刘兴、皂庙3镇合并建立界首市民主政府。是年11月境北部属沈鹿淮县(界首县),12月南部属泉阳县。界首市、界首县同属豫皖苏边区行署二分区,泉阳县属四分区。民国38年3月,豫皖苏边区行署建制撤销,境北部属太和县,中部(现城区)属界首市,南部属临泉县。同辖于皖北行署阜阳专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53年9月,撤界首市建界首县,划临泉县的洪庄、砖集、陶庙3区,太和县的光武区和税黄区的西部为界首县辖地。隶属安徽省阜阳专区。
  1958年11月,界首县与太和县合并为首太县,境南洪庄、砖集2区划入临泉县。翌年4月底,太和县、界首县分置,辖地仍沿原制,属安徽省阜阳专区,至1985年未变。
1989年撤县设市。
1996年底,界首市面积667.3平方千米,总人口70.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1.7万人,辖3个街道11个镇4个乡:西城街道、颍南街道、东城街道、光武镇、芦村镇、刘窑镇、王集镇、陶庙镇、砖集镇、顾集镇、泉阳镇、戴桥镇、大黄镇、田营镇、靳寨乡、任寨乡、舒庄乡、邴集乡。共有249个行政村。市政府驻东城街道。
  1997年,刘窑镇更名为新马集镇,镇政府驻新马集。调整后,界首市辖3个街道、12个镇、3个乡。
  2004年底,界首市辖3个街道、12个镇、3个乡。
  • 我要收藏~
  • 参与评论~

本站新闻资讯信息来源为网友投稿、本站原创、转载其他媒体,如果转载本站原创内容而不填写内容原始出处的网络媒体和新闻媒体,我们将对您的侵权行为保留起诉权,产生的任何法律纠纷和法律责任后果请自负,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也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

针对于网友投稿和转载其他媒体的新闻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我们也会标注新闻内容原始出处,农牧宝网(www.nmubao.com)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资讯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同意文中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

网友评论

0条 [查看全部]  
市场热点
若与客服交谈,请点击这里
400-837-0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