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中心>各地新闻>华东地区>浙江新闻>永康新闻> 正文

永康古称丽州,浙江省金华市代管县级市

  • 2015-04-07 来源:浙江新闻作者:www.nmubao.com浏览:157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永康古称丽州,浙江省金华市代管县级市

永康,古称丽州,浙江省金华市代管县级市,位于浙江省中部的低山丘陵地区。市人民政府驻东城街道金城路15号。
相传,三国吴赤乌八年(公元245年)孙权之母因病到此进香,祈求“永保安康”。吴国太病愈,孙权大喜,遂赐名为“永康”,并单立为县。唐朝时曾擢升为州。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辖10镇、4街道和1个经济开发区。
 
风景名胜
 
永康有一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方岩),三个市级风景区(白云风景区、飞龙山风景区、石城坑风景区)。其中,方岩风景区在1997年被评为“浙江十佳美景乐园”,2003年底,经国务院批准,方岩景区被建设部列为国家重点名胜风景区;2004年初,又被评为浙江十大最具吸引力的旅游景点景区。
方岩
 
方岩风景名胜区位于浙江永康市,是植根于丹霞地貌的山水奇葩。全区包括方岩山、五峰、南岩、石鼓寮、灵山湖、刘英烈士陵园、五指岩、太平湖等八大景区,总面积达92平方公里。
烈士陵园
 
刘英烈士陵园坐落在马头山麓。紧靠公路的墓道宽6.5米,长62米,由条石铺砌,依地势逐渐升高,通陵寝。墓前平坛长18.3米,宽20.4米,条石铺砌,
简朴庄严。墓基为台基式,也用条石铺面,长10.16米,宽20.15米,与平坛之间有踏道相连。墓室呈圆形,下半部墓圈系石砌,上半部填土盖草皮,墓室周围筑石栏杆。中间一座是刘英烈士墓,墓前立石碑一块,碑高2.28米,宽1.14米,上刻“中国共产党浙江省委书记刘英烈士墓”,系粟裕同志所书。左右两边分别为中共衢属特委书记张贵卿、永康六支队革命烈士墓碑墓室。
 
著名人物
 
胡则(公元963-1039),初名厕,字子正,永康胡库人,被百姓称为胡公大帝。
程梓,字养之,文楼村人。程正谊之父。 著作有《白翁吟稿》。
程正谊,字叔明,号居左,永康方岩文楼村人。明隆庆五年(1571)进士。
程文德(1497—1559)明浙江永
康独松人,字舜敷,号松溪。
胡也衲(1891~1964),原名侠男,永康县中山乡中山村人。
应子和,永康(属浙江)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官至观察使掌中军都督府事。
应材(?-1180)字伯良,浙江永康岩后人。谥安国公。
应宝时:(1821—1890)字敏斋。永康人。清道光二十四年举人。有《射雕词》二卷。
应典:字天彝,号石门,浙江永康芝英人。明正德九年(1514)进士。
陈亮(1143-1194)是南宋时期杰出的爱国主义思想家、文学家,少时取名汝能,字同甫。
胡长孺(1240—1314),字汲仲,号石塘,著作有《瓦缶编》、《颜乐斋稿》等。
王崇,字仲德,号麓泉。明嘉靖八年(1529)进士。
 
名优特产
 
肉麦饼
 
永康肉麦饼以制作简便,配料讲究,做工考究,价廉物美,别具风味而闻名。馅分二种,一种是猪肉加咸菜(用雪里蕻腌制而成),一种是猪肉加永康特有的霉干菜(咸菜晾干,上锅蒸后晒干而成),烤肉麦饼的锅大多采用浅而平的平底锅,锅下则放置木炭,这样烤熟的肉麦饼饼体饱满、皮黄带软,食之满口香脆。
小麦饼
永康“小麦饼”,又称“单麦饼”、“麦饼筒”,它韧如皮,香气扑鼻,是永康特有的风味食品。
方岩红橘红橘盛产于方岩镇。当地红橘种植面积400公顷,年产量10000余吨。方岩红橘种植历史悠久,南宋时期开始栽培。方岩红橘主产于独松、铜坑、先盆、后浅等村。11月中下旬成熟。存放到春节期间食用味道最佳。
永康豆腐皮
永康豆腐皮选用上等黄豆,优质山泉水精制而成,不放任何添加剂和“吊白块”。可制作响铃、素鹅、素肠、素饼等,用作馈赠亲友比较实惠。永康豆腐皮以花街镇八字墙一带为代表。
方山柿
方山柿是永康的传统名果,在古山镇新楼管理处一带种植。有面积8000多亩,年产量500多吨。单果重125~150克,色泽橙红或橙黄。“方山”牌方山柿连续三年被评为省农博会金奖,同时曾获浙江省名牌产品称号。方山柿成熟期为10月下旬~11月上旬。在成熟季节,可到产地一品其风味。
永祥竹笋
江南街道永祥一带有竹林1.12万亩,年产竹笋5000吨。味道鲜美,无渣,笋嫩如萝卜
 
风俗民情
 
方岩庙会
 
“方岩庙会”俗称“胡公庙会”,是永康方岩地方以祭祀“胡公大帝”为中心的大型庙会民俗。庙会声势之大,持续时间之长,称浙中之最,其影响涉及浙江周边地区。每年农历八月初至九月重阳节前后,浙西南各县民众,上方岩祭拜的人数每天少则数千,多则二万余,持续一个多月之久。庙会声势之大,持续时间之长,称浙中之最。其影响涉及浙江周边地区。庙会活动以“迎案”为中心,朝拜队伍总是精心组织。在庙会活动的推动下,孕育出一大批颇具特色的民族民间表演艺术和体育竞技活动,诸如十八蝴蝶、十八狐狸、十八鲤鱼、蚌壳舞、九串珠、罗汉班、三十六行、打莲花、长脚鹿高跷、哑背疯、走马灯、跑旱船、九狮图、调花钹、旋车、台阁、荷花芯等,一向令人瞩目。
九狮图
 
在永康民间,每逢农历正月十五闹元宵,都要举行一项别具一格的舞狮表演,这种活动九狮共舞,道具独特,阵容庞大,当地人称它为“九狮图”。“九狮图”有着鲜明的民族性、民间性和地域性等特色,具有相当高的艺术品位与艺术影响。
十八蝴蝶
 
传统《十八蝴蝶》由十八名少女,背负五彩蝶翅道具扮演蝴蝶,另有二个姑娘扮演花神,彩蝶尾随花神翩翩起舞。演出时,走时唱,跳时不唱。随着音乐鼓点护动双翅飞舞前进,花神甩动腰间绸带,与蝴蝶相互穿插,通过摆阵、走囤、交叉组织成各种画面。
该舞蝴蝶的基本动作只有“大飞”、“小飞”两种,其共同特点是:手特的摆动与脚步密切配合;飞行动作是强拍向前摆动;动作重心在下。演员双手背叉腰,两臂前后大摆动,带动套在臂中部联结双翅的铁丝圈扇动翅膀,脚走“绞花步”,身体随步伐自然扭动。基本的特点是“缓而不重”,即整个动作缓慢、柔美、慢飞快收,身子沉浮下去,飞得起来,有停顿而不露痕迹。“小飞”动作是摆动的频率快,幅度小,脚步碎步,时而左、右侧腰飞。基本特点是“轻而不浮”,即舞步轻快,肩关节灵活,气稳体端;既不失飞翔感又不失节奏感。花神基本动作是脚走“圆场步”,双手交替向外甩绸带。
锡雕
 
锡器制品古色古香,光泽清亮,晶莹夺目,多用于制作传统嫁妆、仪仗道具、佛事法器及生活日用品等,具有较高的工艺价值。永康锡艺的起源,史籍虽无明确记载,但至少可上溯至宋代。在永康,打锡工匠世代相传,从业者众多,主要集中在芝英、古山一带,并以芝英三村、岘口村、练结村最负盛名。随着塑料制品、铝制品等替代物的出现,作为日用品的锡器市场需求已相当萎缩,仅那些具有一定工艺价值的锡器还有市场。这些锡器大多为机器生产,传统的打锡艺人已寥寥无几。2008年,“永康锡雕”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省感戏
 
省感戏(又名“醒感戏”)是流行在永康及毗邻地区的一种“劝人反醒,导人归正”,直接为道教、佛教服务的戏曲剧种。 演省感戏的班社叫省感班。他们的组织、剧目、表演、音乐等和婺剧各班社均有相似之处,但又显得更古朴原始。 省感班由二十四人组成,其中演员十三人(全部男的),包括: 包头(旦堂)五人(作旦、花旦、正旦、武旦、老旦);花面(花面堂)四人(大花、小花、二花、四花);白面(白面堂)四人(小生、正生、老外、副末);后场(乐队)五人(正吹、副吹、鼓板、三件、小锣);箱房三人(头箱、盔箱、三箱);伙房三人(火头、内杂、外杂)。 省感班没有固定的班主,一般都由艺人自己带班。这种组织和婺剧班社基本一样,与南戏的旧制也极为相似。 省感班共有九本戏,因为它的演出与宗教活动密切配合,故又叫“省感九殇”。 这九殇是:《毛头花姐》(又称《毛头殇》)、《断缘殇》、《撼城殇》、《精忠殇》、《逝女殇》、《孝子殇》、《狐狸殇》、《草集殇》、《溺水殇》。其中最重要的是《毛头殇》,即《毛头花姐》,因此当地群众又叫省感戏为“毛头花姐戏”。 2010年,浙江省永康市的“醒感戏”,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鼓词
 
永康鼓词主要曲艺品种之一,源于宋代南下的曲子词。但永康鼓词是一种用永康方言单口说唱、一人多角的传统艺术。押韵切意,通俗易懂,演唱时,右腿放着一只鼓盆,右手执一根鼓箸,左手执竹板,敲打出节奏分明的节拍。其传统曲目有《大红袍》《水红菱》《孝贤坊》《双金线》等10余部,主要表现的是家长里短和儿女情长。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新石器时期,永康境内已有人类活动。在永康发现的庙山遗址和太婆山遗址与浦江上山文化遗址同属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春秋时期,永康为越国土地。而到了战国时代,越国被楚国所灭,永康也因此成为楚地。
秦汉时期
公元前222年,秦始皇定江南,平百越,建立会稽郡乌伤县,永康即属乌伤县。汉因秦制。王莽篡权后乌伤县改名乌孝县。东汉建武元年(25年)恢复乌伤县之名。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吴赤乌八年(公元245年)以乌伤县上浦乡置永康县。吴宝鼎元年(266年)以会稽郡西部设东阳郡,永康属东阳郡。晋朝沿用孙吴的建制。南朝,梁绍泰二年(556年),东阳郡设缙州,永康属之。陈天嘉三年(562年)废除缙州,不久又改东阳郡为金华郡。
隋唐两宋
隋开皇九年(589年),隋灭陈,废除金华郡,永康属吴州。同年,永康县被并入吴宁(金华),不久又复置永康县。开皇十三年,设婺[wù] 州,永康属于婺州。大业三年(607年),废婺州为东阳郡。
唐朝,永康为望县。唐武德四年(621年),擢升为丽州,属越州总管府,县治迁至县城北部。唐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废丽州为永康县,属婺州管辖。天授二年(691年),从永康县析置武义县。登封元年(696年),从永康县析置缙云县。天宝元年(742年),改婺州为东阳郡。乾元元年(758年),又将东阳郡设为婺州。
此后至五代十国、两宋,永康均属婺州。五代十国期间,永康县为吴越国之土。宋代的永康县为紧县,北宋为两浙路地,南宋则属两浙东路。
元明清
元代,永康为上县,属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婺州路。至正十八年(1358年)十二月,朱元璋的军队攻取了婺州,永康归附其下。后婺州路改为宁越府。至正二十年(1360年)正
 
月,又将宁越府改为金华府,永康属之。明朝,永康属浙江承宣布政使司金华府。清朝属浙江省。
中华民国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置道,永康属金华道。十六年,废除道制,永康县直属浙江省。二十一年,在金华设第六行政督察区。二十四年八月,在兰溪设第四行政督察区,三十七年,改第四行政督查区
 
为第八行政督察区,永康在其管辖之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5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永康县,依旧属于第八行政督察区,后改为金华专区。1958年10月,撤销武义县建制,将武义县全境划归永康县。1961年10月,又从永康县复析置武义县。1978年后,金华专区改为金华地区,永康依旧从其管辖。1985年6月,地区改市,永康县由金华市代管。1992年10月8日,永康撤县设市。
  • 我要收藏~
  • 参与评论~

本站新闻资讯信息来源为网友投稿、本站原创、转载其他媒体,如果转载本站原创内容而不填写内容原始出处的网络媒体和新闻媒体,我们将对您的侵权行为保留起诉权,产生的任何法律纠纷和法律责任后果请自负,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也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

针对于网友投稿和转载其他媒体的新闻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我们也会标注新闻内容原始出处,农牧宝网(www.nmubao.com)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资讯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同意文中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

网友评论

0条 [查看全部]  
市场热点
若与客服交谈,请点击这里
400-837-0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