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中心>各地新闻>西北地区>甘肃新闻>临夏新闻> 正文

临夏市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南道重镇

  • 2015-04-23 来源:甘肃新闻作者:www.nmubao.com浏览:73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临夏市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南道重镇

临夏市位于甘肃省西南部,是临夏回族自治州州委、州政府所在地,也是全州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距省会兰州117公里,属兰州一小时经济圈范畴。市域东与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接壤,南西北与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毗邻,四面环山,平均海拔1917米,区域面积88.6平方公里,全市辖4镇6街道。
临夏市2013年常住人口27.91万人,国内生产总值443209万元元。
临夏市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南道重镇,曾称为枹罕、河州,素有“茶马互市”、西部“旱码头”和“河湟雄镇”之称,有“中国小麦加”、“花儿之乡”、“彩陶之乡”和“牡丹之乡”之称。
 
旅游
 
临夏风光
临夏市居住着汉、回、东乡、保安、撒拉等18个民族,以回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一半以上,是国内回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具有穆斯林风情和风俗文化,素有“中国小麦加”之称,有八坊民俗文化住宅区和中阿艺术相结合的清真寺建筑,清真饮食文化历史悠久、独具一格,有回族砖雕、汉族木刻、藏族彩绘和葫芦雕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紫斑牡丹“花儿”艺术自成一脉。临夏市是回藏风情旅游线上的旅游目的地和中转站,市内有民族风情浓郁和地方特色突出的人文景观与历史遗迹,地处城市中心的人民红园集江南园林建筑与临夏古典建筑于一体。东西南北辐射的东郊公园、南龙山森林公园、万寿山公园、枹罕山庄等旅游景点,东公馆、蝴蝶楼、南关清真大寺、大拱北、万寿观等名胜古迹及其砖雕、木雕艺术。周边有炳灵寺、刘家峡水库、松鸣岩、拉卜楞寺、桑科草原、九寨沟等旅游景点。
旅游景点
八坊十三巷 东公馆 十里牡丹观光长廊 蝴蝶楼 胡廷珍纪念馆
东郊公园 大拱北 清真前河沿寺 榆巴巴拱北 国拱北
清真老华寺 清真老王寺 临夏万寿观 韩家寺 九眼泉
红园 王尚书墓园 宝觉寺 南阳山森林公园 临夏潮音寺
枹罕山庄 清真北寺龙凤影壁 北大街 石头洼清真寺
推荐旅游线路
1.从市区出发——榆巴巴拱北——古河州酒厂牡丹园——万寿观——河州花儿艺术苑——南滨河东路牡丹观光带——东郊公园——东公馆——八坊民居;
2.红园——大拱北——河沿头拱北——老华寺——八坊民居——东公馆——南滨河东路牡丹观光带——河州商务会展中心——州博物馆——东郊公园;
3.东公馆——八坊民居——老华寺——古河州酒厂牡丹园——万寿观——榆巴巴拱北——东郊公园——南滨河东路牡丹观光带——河州商务会展中心——神韵、能成砖雕厂。
 
人文历史
 
特产
 
河州砖雕
走进临夏,凡属古典建筑,不论是回族的礼拜殿,还是汉族的社庙,不论是昔日的达官贵人的公馆、府第,还是寻常百姓人家,大都饰有精美的砖雕。
据考古发掘,在宋代,临夏砖雕艺术已相当成 
特色产物
熟,到元明时代,砖雕已广泛使用于各种建筑之中。现存有建于明末清初的八坊清真北寺门前的“龙凤呈祥”影壁。影壁两边为“凤凰来仪”,中为“墨龙三显”,观此影壁,浅浮雕墨龙,忽隐忽现,阴云漠漠之中,纳云吐雾,夹带雷声。
河州砖雕(临夏砖雕)将书法、绘画和雕刻融为一体,创造了许多构思新颖、富有诗意和浓厚生活气息的砖雕艺术、融合了临夏民间风俗、风情入画的,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色彩的作品,民间艺术砖雕作品在临夏许多旅游景区点都能看到。已开发的小型可携带型砖雕艺术品,采用细腻的雕刻技术,加上对临夏民俗风情的惬意描绘,将常年只存在与建筑上的雕刻艺术与现实中的休闲、收藏结合起来。
雕刻葫芦
小巧玲珑、精致典雅的雕刻葫芦集书法、绘画、篆刻为一体,表现题材和内容多为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历史典故、人物、风景、文学作品人物等,将人物、山水、花卉、飞禽走兽刻入画面,以其奇妙的构思,精美的图案,娴熟的刀法,方寸之间尽显大千世界,世间百态,其形象逼真。
彩陶
彩陶是新石器时代人类智慧的结晶,临夏是著名的中国彩陶之乡,出土彩陶是国家的珍贵文物,数量有限,价格昂贵,市场上流通的少,为了满足人们对彩陶的喜爱之情,临夏的民间艺人们通过长期探索研究,仿真复制出不少精美的彩陶手工艺品。这些仿古复制的盆、罐、壶、瓶等,保持了真品的基本特点,一些技艺精湛的仿古彩陶高手制作的仿古彩陶古朴逼真,真假难辨。
民俗
 
节日
临夏市少数民族中,回族、东乡族占多数,并和散居在市辖区内的保安族、撒拉族等共同信仰伊斯兰教,一致的信仰、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相互融合,形成以回族、东乡族习俗为主体的穆斯林民俗。开斋节和古尔邦节为临夏市全体穆斯林共同庆祝的两大节日。
婚俗
临夏回族、东乡族婚俗一般有相亲、央媒、送定茶(亦称提提盒)、送聘礼、开典(择日子)、念尼卡哈(证婚词)、吃宴席、回门、会亲家等程序,除开典和送聘礼的时序有所变化外,整个过程有条不紊。
丧葬
穆斯林对死者称为“亡人”或“埋体”。对亡故称“归真”(人死去不是消失,而是归向真主)、“口唤”、“殁了”、“无常”、“毛体”(阿拉伯语音译)。现今最常用“归真”一词,忌讳称“死”。实行土葬,习惯速葬,要求俭葬。只有在航船上归真,并且时间紧迫没有土葬条件时才实行水葬。禁止火葬等其它葬式。下葬日期当日为宜,一般晨亡午葬、晚亡次日出葬,因个别特殊原因可稍推迟,但最多不超过三天。送葬称为“送埋体”。除特殊情况外,不允许太阳正在升起、正午和太阳快落山的时刻举行葬礼和下葬,绝大多数在晌礼之后举行。谁家有葬事,要向清真寺、亲戚朋友和熟知的人通知,冲洗亡人用的水床先立在大门外,以示有丧事。亲友们送去清油等物品,表达对亡人家属的慰问。
食品
河州包子
 
临夏清真餐饮文化历史悠久,并已形成自己的体系。人们所熟知的家常便饭有炒面、面茶、拌汤、疙瘩面、拧锥、撒饭、搅团、鸡肠面、扁食、兔耳朵等;油炸食品有油香、馓子、馃馃等;风味名优小吃有河州包子、大卤面、面片、牛肉面、凉面、葱油锅盔、油酥饼、筏子面肠、酿皮子、桶子肉、羊杂碎、牛杂割、糖油糕、糖瓜、水浸包子、东乡手抓、发子、秴馍、囷锅、新疆大盘鸡、糖合合、韭饼、葱花饼、糖饺子、酥馓、烫面油香、豆面旗(梯)花、酸菜搅团、地锅锅、扣夹沙、红烧鸽蛋、肉沫粉条、姜片、牛肉浆水面、囷囷、鸡肠面、榆钱面、锅沓、蜂窝里脊、茄合、河沿面片、羊肉葫茄、红烧牛筋、酸汤面片、烩面片、臊子面、五谷麦仁、胡拉羊蹄、地耳等。
 
建制沿革
 
战国时,今临夏市境为罕羌侯邑,侯秦国灭罕羌侯,置县,市地属之。
西汉初,建枹罕县,属陇西郡。昭帝始元六年(前81),枹罕县改属金城郡。市地为县辖。
东汉建武十二年(36),撤金城郡,枹罕县又改属陇西郡。中平元年(184)十一月,枹罕宋建割据自立,建元置百官,号“河首平汉王”。建安十九年(214),曹操将夏侯渊讨灭宋建。
三国时,市境属魏枹罕县,初辖于秦州陇西郡。惠帝时,市地属枹罕护军。黄初年间枹罕县属雍州陇西郡。
临夏市区
西晋永宁中(301~302),枹罕县属晋兴郡(郡治今青海民和县西)市地属之。十六国时,前凉张骏太元二十一年(344)分凉州地置河州,河州之名自此始。枹罕属河州兴晋军,州、军均治枹罕。县治初设于今临夏市境。
前秦建元三年(367),枹罕属前秦凉州,州治保罕;建元七年(371),枹罕属河州兴晋郡,州、郡增治于枹罕。西秦太初二年(389)枹罕属乾归分设之北河州,北河州,仍治保函。后秦弘始二年(400),姚兴攻西秦取枹罕,属河州,州治饱含,仍归乞伏氏统辖。西秦更始九年(409)乾归复夺地兴国。西秦炽磐永康元年(412)十月乞伏炽磐自谭郊迁都于枹罕。乞伏暮末永弘四年(431),被夏攻灭,西秦亡,地归吐谷浑。
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改河州为枹罕镇。北魏太和十六年(492),撤镇复置河州。市境属之。
西魏复置枹罕县,属河州枹罕郡,州、郡治枹罕。
北周如西魏制,枹罕县仍旧。
隋开皇三年(583)废枹罕郡,枹罕县属河州,州治枹罕。大业三年(607),河州改枹罕郡,枹罕县属之。隋末为金城校尉薛举所据。
唐武德元年(618)平李轨复置河州,辖枹罕县,治所枹罕。天宝元年(742),改河州为安乡郡,辖枹罕县。宝应元年(762)枹罕为吐蕃占领。
北宋初,吐蕃王族后裔角厮罗之孙木征据河州。熙宁六年,王韶率宋军收复河州,置枹罕县,属熙河路。在州西一十五里治阎精堡(今枹罕拜家庄古城址)。熙宁九年(1076)省枹罕县,县地属河州安乡县。州治迁宁河。南宋初因之。金天会九年(1131),金取河州。皇统二年(1142),州治枹罕,属熙秦路总管府。贞元二年(1154)复置枹罕县于河州治。金达定二十七年(1187)枹罕县属临洮路。
蒙古汗国成吉思汗二十一年(1227),蒙古攻占河州。初属陕西行中书省贡昌路。蒙古汗国宪宗三年(1253)在河州设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至元六年(1269)河州改河州路,省枹罕县,地属安乡县,吐蕃等处宣慰使司、河州路均治枹罕。
明洪武四年(1371),废县置河州卫,属西安行都卫。六年(1373)置河州府辖安乡县,市境属之,州府治今市区。七年(1374)七月,置西安行都卫治于河州,十年(1377)分河州为左、右二卫,属陕西行都指挥使司。十二年(1379)七月废河州府并安乡县。并河州左卫于洮州(今临潭县),升右卫为河州军民指挥使司,统管军民,治今城区,仍属陕西都指挥使司。成化九年(1473)十二月,复置河州,属陕西临洮府,改河州军民指挥使司为河州卫。
清初,州、卫并存,不设县。顺治八年(1651)河州仍属陕西临洮府。康熙二年(1664),始知甘肃省,河州属甘肃省临洮府。雍正四年(1726),河州卫并入河州,乾隆二十七年(1762),徙临洮府于兰州,河州改隶兰州府。
中华民国二年(1913),改河州为导河县,属甘肃省兰山道。
民国十六年废道设区,导河县属兰山区。
民国十七年3月,导河县易名临夏县。
民国十八年8月3日,由临夏等6县行政视察员督察政务。
民国二十年临夏县改为甘肃省直辖县。
民国二十三年临夏县又改属临夏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属治今城区。
民国二十五年改属甘肃省第五行行政督察区(临夏)。督察区治今城区。
1949年8月22日,临夏县解放,1949年8月26日建立临夏县人民政府,治今城区属临夏军管会管辖。1949年9月5日,设立
 
临夏市风景
临夏市(镇级),以临夏县城关镇委行政区域,隶属临夏县。1949年9月10日改属新设甘肃省洮西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9年9月下旬,洮西分区更名为临夏分区,市的归属未变动,专属驻临夏市。
1950年3月31日西北军政委员会批准临夏市为县级市,临夏的城关区为市的行政区域。是年6月,临夏县政府迁韩家集。
1953年6月14日,甘肃省政府决定临夏市为省辖市,委托临夏专员公署领导监督。
1956年11月19日,临夏回族自治州成立,辖临夏市。州府驻临夏市。
1958年12月20日,国务院决定,撤销临夏县、永靖县建置,将两县区域划归临夏市。
1961年12月15日,恢复临夏、永靖县建置。侯临夏辖12个公社及城关镇。
1973年12月15日,甘肃省革命委员会通知,执行国务院1964年6月5日“撤销临夏市,将行政区域划归临夏县,县址设在韩家集镇”的决定,撤市并县,但县址由韩集镇改迁临夏市。
1983年8月31日,国务院批复恢复临夏市建制(县级),以原临夏县的城关镇及城关、折桥、枹罕、南龙四个乡为临夏市的行政辖区。临夏市人民政府在青年路58号。县人民政府于10月迁至韩家集。
  • 我要收藏~
  • 参与评论~

本站新闻资讯信息来源为网友投稿、本站原创、转载其他媒体,如果转载本站原创内容而不填写内容原始出处的网络媒体和新闻媒体,我们将对您的侵权行为保留起诉权,产生的任何法律纠纷和法律责任后果请自负,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也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

针对于网友投稿和转载其他媒体的新闻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我们也会标注新闻内容原始出处,农牧宝网(www.nmubao.com)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资讯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同意文中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

网友评论

0条 [查看全部]  
市场热点
若与客服交谈,请点击这里
400-837-0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