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中心>各地新闻>华东地区>安徽新闻>天长新闻> 正文

桐城,古称 “桐国”,因其地适宜种植油桐而得名

  • 2015-04-06 来源:安徽新闻作者:www.nmubao.com浏览:25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桐城,古称 “桐国”,因其地适宜种植油桐而得名

桐城,古称 “桐国”,因其地适宜种植油桐而得名。位于安庆市北部,东邻庐江、枞阳两县,西连潜山县,北接舒城县,南抵怀宁县和安庆市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地、丘陵、平原呈阶梯分布。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5.9℃,年降水量1241毫米。
桐城接江趋淮,河埠陆驿自古车水马龙,素有“七省通衢”之称。206国道、合九铁路、沪蓉高速等三大交通动脉纵贯全境,水路菜子湖通达长江。下辖1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2个镇和3个街道,总面积1571平方公里,截至2011年,全市总人口75.5万人。
桐城,合肥经济圈核心城市,目前桐城市形成以印刷包装、机械制造、塑料加工、家纺服装、建材化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导的六大优势行业,先后被授予“中国包装印刷产业基地”、“中国塑料包装产业基地”、“中国农产品加工基地”、 “中国羽绒家纺名城”、 “中国输送机名城”、 “中国刷业城” 、“徽商最具投资潜力城市”、“温商最具投资潜力地区” 、“公众心目中的和谐之城”等称号。
桐城有国家4A级嬉子湖生态旅游区、4A级桐城活海欢乐水世界、4A级黄梅酒业文博园景区和3A级桐城文庙·六尺巷景区,是文坛“桐城派”故里、黄梅戏之乡,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享有“文都”盛誉
 
旅游
 
概述
 
桐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风光优美,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据普查统计,桐城市共有旅游资源点86处,具有资源总量大、类型齐全、文化内涵丰富和分布相对集中等特点。桐城市的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一带三区”,即以城区历史文化遗存和历史文化景观为主题,以龙眠山人文山水区和孔城历史文化街区为重点的桐城文化旅游带和嬉子湖湿地生态旅游区、三道岩幽谷飞瀑旅游区、古洞岩古战场遗址旅游区等。城区主要有桐城文庙(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六尺巷、博物馆、桐城派陈列馆、名人故居、桐城老街、龙眠河、仙龙湖等;龙眠山人文山水区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文和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赐金园、双溪草堂、龙眠山庄、投子山等历史胜迹数不胜数,碾玉峡、观音崖、湄笔泉、璎珞崖、绕云梯冲、披雪瀑等自然胜景美不胜收;孔城古镇民俗区以十甲建制的孔城老街为突出亮点,以及桐梓晴岚和古镇民俗风情等。嬉子湖是安徽省环境优美乡镇和优秀旅游乡镇,镇区水域广阔,物产丰饶,气候分明,湿地连片,资源、植被保护良好,既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鱼米之乡”,又是一个天然安逸的生态家园。三道岩位于青草镇,景区峰峦叠嶂,飞瀑流泉,丹霞炫彩,烟岚腾霄,似一幅天然山水画卷。古洞岩位于桐城市大关镇和舒城县交界处,是三国“硖石之战”古战场,有牌坊和月台、古洞、龙泉庵和罗汉树等景点。老桐城八景是指桐梓晴岚、练潭秋月、投子晓钟、孔城暮雪、浮山夕照、枞川夜雨、竹湖落雁、荻埠归帆;新桐城十景是指孔城老街、古巷和风(六尺巷)、桐城文庙、文和竹影(文和园)、嬉子渔歌(嬉子湖)、龙眠河韵(龙眠河)、桐城中学、灵岩飞瀑(三道岩)、活海乐园(活海欢乐水世界)、黄梅飘香(黄梅酒业文博园)。
桐城市共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三家(嬉子湖生态旅游区、仙龙湖·活海欢乐水世界和黄梅酒业文博园),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一家(文庙·六尺巷),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一家(鸿润集团),省级旅游商品生产示范企业1家(霞珍集团),优秀旅游乡镇两个(嬉子湖镇、孔城镇),五星级旅游饭店一家(金瑞古井大酒店),四星级旅游饭店一家(桐城国际大酒店),三星级旅游饭店一家(嬉子湖度假村),五星级农家乐3家(嬉子湖畔养生大酒店、横山庄园、仙龙湖渔港),四星级农家乐二家(三和园、新店农庄),三星、二星级农家乐10余家,国内旅行社8家,旅游商品生产企业18家,旅游购物场所10余家,旅游休闲娱乐场所10余家。拥有桐城文庙、六尺巷等国家级3A级旅游景区,东大街、南大街、胜利街三大历史文化街区,以及1700余年历史的孔城老街、省级龙眠山森林公园和国家4A级嬉子湖生态旅游区,文博馆、宰相府、龙眠河、嬉子湖、投子山文化园、玉雕产业园等景点。
古城区
 
桐城古城区为桐城市(县)治所在地,已有1200余年历史。古城坐北朝南,背依玉屏、投子、龙眠三山,旁挟石河、龙眠二水。古城初名山城,民国时改为孟侠镇,建国后定名为城关镇。古城建造典雅,曲折回旋,有“七拐、八角、九弄、十三巷”之称。城中保存完或经修复的古建筑有:体现桐城文化特色的“桐城文庙”;体现明清建筑特色的“东南二老街”;具有江南风韵的“告春及轩”;横跨龙眠河上的“紫来桥”;幽静肃穆的“静土莲社”;千年不涸,富有传奇色彩的“仙姑井”等等。
城中每走一步,就有一处名人遗存,诸如方学渐的“讲学园”,方以智故居“潇洒园”,左光斗故居“啖椒堂”及“左公祠”,张英、张廷玉“宰相府”及“六尺巷”遗址,姚鼐的“惜抱轩”及其手植的银杏树,姚莹故居,姚元之旧馆“竹叶亭”,方东树家庙,方宗诚故居“九间楼”,吴汝纶藏书处“半山阁”,方守敦吟诗亭“凌寒亭”,以及近代革命烈士吴樾故居等等,均历历在目,展示了古城特有风姿。当代著名学者和作家朱光潜、方东美、叶丁易、方孝岳、方令孺、马茂元、光仁洪、舒芜等也都在家乡古城留下青少年时期的足迹。
嬉子湖
 
嬉子湖生态旅游区位于桐城市东南部,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嬉子湖镇境内,三面环水、水陆交通发达,距市区25公里,濒临江城名府安庆,距省城合肥仅1.5小时车程;水路泊枞川而通长江,可上溯湖广、下达苏杭。占地面积71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30平方公里,水面积41平方公里。嬉子湖景区现有嬉子湖度假村、嬉子湖养生酒店、生态湿地、垂钓中心、户外拓展、古漕运八大码头、嬉子仙岛、十二生肖园、天文科普及4D动感影院、水上乐园、游乐园、欢乐园、空中单车、农副产品及瓜果采摘、游客接待中心、方以智广场、生态停车场等景点及旅游配套设施。[19] 
其他景点
 
市 区桐城文庙(桐城派陈列馆、桐城博物馆、严凤英陈列馆
廊桥
)、六尺巷、宰相府、懿德流芳牌坊、东大街古建筑群、南大街古建筑群、告春及轩、凤仪里、潇洒园、讲学园、桐城中学校园、惜抱轩、半山阁、渡江战役指挥所、左公祠、姚莹故居、吴越故居、紫来桥、净土莲社、古灵泉、仙姑井、芹菜田、活海欢乐水世界等 。
城 郊披雪瀑、西山公园、望湖亭、祈雨亭、一笠庵、石门冲、投子山、投子寺、投子晓钟、赵州桥、卓锡泉、盛仪墓表石刻等。
龙 眠龙眠山风景区、龙门、颂嘉湖(境主庙水库)、碾玉峡、绕云梯冲、璎珞崖、媚笔泉、观音崖、双溪草堂、别峰庵、椒子崖、玉龙峡、赐金园、文和园、相国桥、龙眠山庄、大龙井瀑布、黄草寨、姚莹墓等;
白 马白马寺等。
孔 城孔城老街、桐乡书院、藻青山、箱石山、砂岗、桐梓晴岚、孔城暮雪、荻埠归帆、十里柳堤、白兔湖、戴名世墓、戴钧衡墓等。
高 桥南山桥、白兔湖等。
兴 店金牛湖(东风水库)、马尾松人工林等。
大 关古洞岩、硖石关。欧家岭等。
卅 铺龙头山、双忠墓等。
吕 亭鲁王墩、鲁王河、鲁肃读书亭、半天山居、望曹尖、试剑岭、洞宾泉、谷林寺、双龙水库等。
中 义老关岭、杨头茶园等。
黄 铺城西湖(牯牛背水库)、程芳朝墓、檀香崖等。
唐 湾百丈崖、二姑洞、三芝庵、椒岩古民居等。
大 塘桐舒古隘口、民主县政府旧址等。
陶 冲王屋寺塔墓群、三道岩、五聚岭等。
青 草大沙河、青草老街、钓鱼寺(潜山)、太平庵、梅城寺等。
挂车河挂车山、桃花洞、挂车河、水库大坝等。
老 梅老梅树街、银杏林等。
范 岗山考山老尖、朱邑墓等。
 
金 神金神墩、施从云墓、六儿城遗址等。
嬉子湖松山、落凤窝、嬉子墩、嬉子湖、余珊墓等。
香 铺马家宕、赵汝墩圩等。
新 渡人形河、挂车河、柏年河等。
双 港大横山、练潭老街、练潭秋月、妲妃台、吴鳌墓等。
鲟 鱼枞川夜雨、长江、沿江滩涂等。
 
名人
 
桐城历史悠久,为江淮文明的发祥地和集中地。春秋时期即称桐国,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正式建县,1996年撤县设市,历时1200余年。其间人文勃兴,代有英才。唐宋两代的曹松、李公麟,一以诗名,一以画显。明末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方以智堪称“十七世纪罕与伦比的百科全书式”大学者;张英、张廷玉“父子宰相”勤于政事,经世济民,名扬天下;以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为代表的“桐城派”,雄霸清代文坛200余年。近现代桐城名人有美学宗师朱光潜,一代大哲方东美,革命家、外交家黄镇,农工民主党创建人章伯钧,巨型计算机之父慈云桂。
古代
 
曹松 唐代著名诗人
李公麟 北宋著名画家
何如宠 明朝宰相
盛唐广场
方以智 明朝著名哲学家、科学家
左光斗 明朝东林党著名人物
张廷玉 清朝宰相
方观承 清朝直隶总督
汪志伊 清朝湖广总督
龙汝言 清朝嘉庆十九年(1814年)状元
钱澄之 清朝著名诗人
戴名世 清朝著名文学家 桐城派奠基人
方苞 清朝著名文学家 “桐城派”创始人,“桐城三祖“之一。
姚鼐 清朝著名文学家 “桐城派集大成者”有“中国古文第一人”、“中国古文的高峰”之称
姚莹 清朝著名史学家
方东树 清朝著名汉学家
马其昶 桐城派后期代表作家
张祖翼 清朝著名篆刻家
吴樾 清末著名革命志士
现当代
 
施从云 民国上将
施剑翘 巾帼英雄
章伯钧 著名民主党派人物
方治 国民党政要
方令孺 新月派著名作家
方玮德 新月派著名作家
方东美 现当代哲学家 新儒学八大家之一
朱光潜 著名美学家
史尚宽 著名法学家
严凤英 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
慈云桂中国科学院院士
孙德和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杭生中国科学院院士
陆大道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奇中国科学院院士
宁津生中国工程院院士
徐南平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曼青中国工程院院士
汪旭光中国工程院院士
程和平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立新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棣怀围棋名家
 
历史沿革
 
原始社会即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胼手胝足,刀耕火种。夏商时期,桐城属扬州之域。周置桐国,因适宜种植油桐而得名。
夏,属扬州之域。
商,属扬州之域。
周,置桐国,为楚附庸;敬王十二年(前508)夏,桐叛楚,属吴;越灭吴后,属越;显王三十六年(前333)楚灭越,桐国再度附楚。
秦,为舒县,隶九江郡。
西汉,初为枞阳县,隶庐江郡;文帝十六年(前164)改称舒县。
东汉,属舒和龙舒侯国,先隶庐江郡,后隶扬州刺史部。
晋,属舒县,先隶庐江郡,后隶扬州道,又隶晋熙郡。
南北朝,宋初为舒县,隶庐江郡;后为阴安县、吕亭左县,隶晋熙郡。齐,属晋熙郡阴安县,庐江郡舒县、吕亭左县(建元二年割晋熙属)。梁、陈,为枞阳郡枞阳县。
隋,初为枞阳县,属熙州;开皇十八年(598)改为同安县,隶同安郡。
唐,初仍为同安县,属同安郡;至德二年(757)因忌安禄山叛唐,去郡县名称中的“安”字,改同安郡为盛唐郡(后复为同安郡)、同安县为桐城县,此为桐城县名之始,沿用至今。
宋,北宋初年属舒州同安郡,政和五年(1115)属淮南西路德庆军;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属安庆军,庆元元年(1195)属安庆府。
元,至元十四年(1277)属江淮行省安庆路,至元二十一年属江浙行省安庆路,至元二十三年属河南江北行省安庆路。
明,初属宁江府,洪武六年(1373)属安庆府,直隶南京。
清,初属江南省安庆府,康熙六年(1667)属安徽省安庆府。
民国元年(1912)直隶安徽省,民国3年属安徽省安庆道,民国17年直属安徽省,民国21年,属安徽省第一行政督察区。
1949年属皖北行署安庆行政区,1952年改属安徽省安庆行政区,1968年始隶安徽省安庆地区。
1996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桐城撤县设市。
  • 我要收藏~
  • 参与评论~

本站新闻资讯信息来源为网友投稿、本站原创、转载其他媒体,如果转载本站原创内容而不填写内容原始出处的网络媒体和新闻媒体,我们将对您的侵权行为保留起诉权,产生的任何法律纠纷和法律责任后果请自负,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也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

针对于网友投稿和转载其他媒体的新闻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我们也会标注新闻内容原始出处,农牧宝网(www.nmubao.com)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资讯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同意文中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

网友评论

0条 [查看全部]  
市场热点
若与客服交谈,请点击这里
400-837-0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