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中心>休闲农业> 正文

现代农牧业助四川藏区种出高原“脱贫果”

  • 2017-06-01 浏览:5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傍晚,炉霍县海拔3200多米的鲜水河谷,一排排灰白相间的大棚,在落日余晖下显得蔚为壮观。这是四川甘孜藏区第一个成规模的绿色蔬菜产业园。

  34岁的藏族妇女阿佳,提着水桶正要离开大棚。“是镇上介绍我来这里工作的。前两个月每天80元,这个月涨到了100元。”

  阿佳是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斯木镇若海村人。爱人因病去世后,她独自拉扯着两个10多岁的孩子,是镇上重点帮扶的困难户。

  3个月前,阿佳辞掉了县城小学的“临时工”,穿上了蔬菜基地的绿色工装。与每月增收1000多元相比,变化更大的是,阿佳不再是那个只会种青稞、小麦等传统农作物的藏族妇女,而成为了一名能在高原上种植番茄、黄瓜等蔬菜水果的“职业农民”。

  在这个高原藏区有机蔬菜示范基地里,像阿佳这样家庭困难的“职业农民”有20多位。基地是盛煌农业公司投资打造的,老板盛学武来自我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在老家化龙镇乐业村,老盛是担任过26年村支书的致富领头人。

  年近六旬的老盛,为何要千里迢迢从齐鲁大地跑到雪域高原种植蔬菜呢?原来,老盛的儿子盛珂曾在武警部队工作,2008年驻守甘孜时,深感高原上吃不到新鲜蔬菜。2011年,老盛卸任村支书后,决定和儿子一起到藏区发展高原现代农业。

  然而,老盛的基地建设,起步并不顺利——在藏区,大多数群众并不了解和熟悉在内地早已大范围推广的土地流转制度。

  幸运的是,老盛遇到了交流顺畅的“同行”:已担任吉绒村村支书7年的郎吉。于是,一个藏族村支书,一个汉族“老支书”,一家一户地走,一笔一笔地算账,进行了一场“思想动员战”。

  “种青稞、小麦等,每亩年收入仅300多元;流转后每亩年租金500元、保底分红100元。”郎吉说,刚开始,大家还有点不信。后来,先流转的几户人家拿到了钱,大家就开始争着流转。吉绒村共58户人家、900多亩地。短短几个月,共流转200多亩土地,涉及17户人家。

  很快,隔壁的若海村也提出,希望公司流转他们的土地。目前,盛煌农业公司仅在斯木镇就流转了500多亩土地,建起了40个大棚。

  流转土地的群众实现了增收,而根据流转协议,基地用工优先考虑村里人,村里优先安排贫困户。据统计,去年基地共支出劳务工资100多万元,吉绒村人均增收2165元。

  高原光热条件好,早晚温差大,种出的蔬菜口感好、销路好。老盛领着记者走进一间大棚,里面满是红红的小番茄。“这里一年两季,一亩地能产1.2万斤,每斤在当地能卖到10元,到成都的超市要卖到18元呢!”

  “基地要发展,百姓要致富,最关键还要靠党和政府!”老盛说,这几年,当地党委政府给了公司巨大的支持。周边的基础设施是浙江省和成都锦江区援建的;这几天,政府还在帮助他们打井,准备进一步扩大大棚规模;还要成立相关村子和企业的联合党支部。

  老盛的基地,是四川藏区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当地因地制宜重点打造绿色生态产业示范带,仅甘孜州“十三五”期间就要建设3个百公里绿色生态产业示范带,由此逐步改变藏区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而现代科学技术的注入,更是让高原上“沉睡”千年的光热资源,转化成为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星星之火”。

  • 我要收藏~
  • 参与评论~

本站新闻资讯信息来源为网友投稿、本站原创、转载其他媒体,如果转载本站原创内容而不填写内容原始出处的网络媒体和新闻媒体,我们将对您的侵权行为保留起诉权,产生的任何法律纠纷和法律责任后果请自负,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也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

针对于网友投稿和转载其他媒体的新闻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我们也会标注新闻内容原始出处,农牧宝网(www.nmubao.com)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资讯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同意文中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

网友评论

0条 [查看全部]  
市场热点
若与客服交谈,请点击这里
400-837-0471